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话题|既驱逐“劣币经济”,又壮大“良币经济”,环保这场攻坚战如何考验执政智慧?

2017-09-26 10:441260中国环境报
当前,由环保督察和强化督查形成的环保监管执法高压态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甚至有人认为环保影响了经济发展。对此,必须加以冷静、客观的分析,直面现阶段环保与经济的矛盾,正确处理环保与发展的关系,保障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实际上,中央环保督察和强化督查开展以来,真正有所影响的是高耗能、高污染、设备老旧、工艺落后和未经环保审批、布局不合理的“散乱污”企业,关停的是环保违法、治理无望的企业,牺牲的是那些靠大量耗用环境容量才能盈利的企业,淘汰的是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益的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影响和限制的是地方低质量、低水平的发展。在这方面,各地都能找出许多具体、生动的实例。
 
而对于那些产业布局合理、环保手续齐备、技术工艺先进、环保设施完善、污染排放达标的企业来说,无论怎样强化环境执法,已经实现转型升级、环境成本已经内部化、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企业,不仅不怕环保督查,而且会在环保的优胜劣汰中占有更多的市场、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中变得更加强大。
 
事实也的确如此,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环保合法企业普遍反映,环保督察和强化督查以来,他们企业的产品市场行情好转了,产品价格提高了、销售渠道通畅了、企业赢利增加了。他们由衷地拥护和支持政府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希望一直保持环保高压态势。而且,笔者还没有发现或听说有哪一家环保合法的企业被关闭的具体事例。
 
客观分析当前形势,不难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一是环保在影响与驱逐“劣币经济”的同时,也在为壮大“良币经济”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在环保督察和强化督查的高压下,高污染行业企业的产能迅速收缩,推高了相关工业品的市场价格。低污染、高质量的优质产能会自发新增、扩建或收购、兼并、改造落后产能,逐步实现新的供需平衡,一部分失业人员和中小企业也会在新的行业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山东省在“十二五”期间,着力淘汰造纸业行业中的小企业,推动产能向大企业集中,在全国率先完成提标改造和行业升级,水污染排放浓度和总量大幅度降低,行业整体盈利和市场竞争力大幅度提升。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二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一场攻坚战。如果说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前,牺牲环境谋发展还可以暂时容忍,那么在人们由“盼温饱”转变为“盼环保”、由“求生存”转变为“求生态”的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则无疑不能再由“散乱污”企业和落后产能作为实体经济来支撑我们的发展。为此,必须以环保倒逼经济转型升级,以环保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环保优化发展。这是环保优化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而且这一过程越早越彻底越好。
 
“笔者认为,正确把握环保与发展的关系,科学解决环保和经济的矛盾,是对不少地方党委政府执政能力和执政智慧的考验。”
 
第一,要坚定不移地保持环境执法监管高压态势。虽然中央环保督察已经结束,但环境保护工作、环境监管执法永远没有结束。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绝不能放松环境监管,绝不能对环境违法企业心生怜悯、网开一面。对于那些对政府和环保部门的整改要求置若罔闻无动于衷的企业,应依法给予行政乃至刑事处罚,采取“两断三清”的断然措施予以关闭。
 
第二,要坚持合理行政与依法行政的有机结合。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同时,还应坚持行政合理、行政比例原则,做到行政决定不仅合法,而且合情、合理,能落地执行。要秉持法治精神,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企制宜的措施。
 
第三,要注重现实伴生问题的解决。如员工失业问题、正常生活保障问题、下岗员工再就业问题,甚至关停企业的债务处理以及社会稳定问题,这些显然不应由环保部门来解决。为此,地方党委政府必须加强宏观统筹,既要确保各类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又要避免“并发症”,防止“后遗症”,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成本,降低对民生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冲击。
 
作者系江苏省环保厅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