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十余年试点并非全无成效 垃圾分类突围之路漫漫

2017-12-12 11:05640中国节能网

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了十多年,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多数市民并没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我国与其他国家在对垃圾分类处理方面还有差距,还有可提升的空间,要多想一些办法。推广垃圾分类需要综合性解决,要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让垃圾分类真正延伸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去。

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也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如何使这些垃圾变废为宝,从而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垃圾分类回收是最好出路。

难题

相较于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垃圾分类有助于资源的回收再利用,缩小了垃圾填埋的规模,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显而易见,然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了十多年,仍旧处于试点状态,并没有进入深度推进阶段。

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指出,生活垃圾分类探索了多年,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公众参与分类意识薄弱,一些居民区垃圾分类设施形同虚设,基本上还是“混合倾倒、混合清运、混合堆放、混合处理”的状况。

有统计数据显示,在我们的日常生中,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天会产生约1公斤的垃圾。 与数量激增不相适应的是处理方式的滞后和分类观念的淡薄。一边是从业者垃圾清运工作的简单粗放,一边是居民倾倒垃圾的漫不经心,让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多数停留在书面、口头中。

“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可能短期内就让大家详细分清楚,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海口市环卫局副调研员刘波说。所以,为了摸索出垃圾分类哪种方法、存在什么问题,怎么解决更好等等,各个部门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成效

不过需要认清的一个事实是,垃圾分类试点10多年,结果虽然不尽人意,但和10多年前相比,情况显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天津社科院舆情研究所所长王来华表示,市民现在越来越关注垃圾分类,说明大家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越来越重视,这是个好事。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不少地区已经因地制宜探索出垃圾分类的有效推广途径。譬如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这里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就把分类标准和管理机制处理的四两拨千斤。

据金华市政协主席陶诚华介绍,金东区全面推广垃圾分类“二次四分”法:农户按“会烂”和“不会烂”标准进行一次分类,村保洁员在农户分类基础上进行二次分类,将“不会烂”垃圾再分为“好卖”与“不好卖”两类,并对农户分类及时纠错反馈。“会烂垃圾就地堆肥,好卖垃圾由可再生资源公司回收,不好卖垃圾经乡镇转运至市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极大地解决了垃圾分类不到位的突出难题。”

政策

2017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从6月起,国内46个城市将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近日,住建部负责人透露,我国先行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46个重点城市均已启动垃圾分类工作。

根据规划,预计到2020年,全国各城市将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基本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公共机构也将普遍实行垃圾分类。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督促46个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城市、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各地新城新区,率先做好垃圾分类,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来逐步、稳步推进。同时我们将继续总结各地方、各部门的典型经验,通过多种形式加以总结、推广,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说。

结语

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但垃圾分类试点遇冷的现状也表明,推进垃圾分类还面临一些问题。

因此,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本质上是推行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需要全社会各主体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履行义务。其中,政府要发挥主体责任的作用,推动和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