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每年近8成旧手机被闲置 配套法律法规亟需补齐

2017-12-28 14:57940中国城市报

每年中国有近4亿台手机被淘汰,其中,有近八成的旧手机闲置家中。手机是一个巨大的污染源,如果送到一些没有资质的小作坊处理,则会对拆解者身体和环境带来巨大伤害。目前,我国还缺少针对废旧手机回收处理的配套法律法规。专家指出,相关管理部门应尽快落实实施细则,研究激励机制,并加强监管,驱动“良币”来主导市场。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手机更新换代的周期也在缩短。据业内人士估计,我国存量闲置手机至少以亿计,但旧手机的回收率却不到2%,旧手机的处置成为一大问题。

近日,某媒体关于旧手机去向的调查报道引发公众热议。记者发现,旧手机被电子加工企业收购提炼贵金属最引人关注。有专家表示,每1亿部手机里含有1000吨铜、30吨的银和1.5吨的黄金,而且目前回收率极低,市场诱惑力极大,如果不尽快出台政策,小作坊式的处理模式,会对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

面对如此庞大的闲置市场规模,旧手机的“归宿”在哪儿、电子垃圾该如何处理等问题又一次成为关注焦点。

处理不当有哪些危害?

魅族手机以旧换新网站显示,每年中国有近4亿台手机被淘汰,其中,有近八成的旧手机闲置家中。仅有1% 的手机被正规渠道回收。有近9成的消费者不了解回收和二手售卖的行情——这不仅意味着资源的巨大浪费,也给不良二手回收和违规处理留下了空间。

网站用非常醒目的标识指出“手机有毒”:一旦手机进入回收报废环节,金、水银、铅、镉等重金属的处理难以控制。往往只有高成本的正规回收机构才能合理处理。而一旦随意处理,这些成分对环境来说将是一颗定时炸弹。

资料显示,一颗电池所含镉可污染6万升水,焚烧废旧手机会产生有毒气体,随意掩埋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但当前,由于普通民众对电子垃圾问题缺乏认知,在电子垃圾的处理中也缺乏分类意识,常常将手机、电脑、电视、冰箱等等混在一起处置。传统家用大型电器所用材料大都相对简单,对环境危害较小。但电脑、手机、电视机等电子产品,含铅、镉、水银、聚氯乙烯塑料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处理不当就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对此,清华大学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指出,手机是一个巨大的污染源,如果送到一些没有资质的小作坊处理,则会对拆解者身体和环境带来巨大伤害。

回收市场如何规范?

记者了解到,当前旧手机除正规回收渠道之外,灰色交易行为大量存在。北京中关村、广州天河电脑城、深圳华强北等地,有不少宣称可高价回收手机的店铺和个人。通常,非正规渠道回收的旧手机,或以旧充新牟取暴利,或拆解零配件转卖其它厂商。但由于达到环保标准的拆解成本很高,不少小作坊是非法从事拆解,对环境和个人信息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在发达国家,手机谁生产、谁回收、谁处理是惯例。手机通过运营商等途径销售占了较大比例,消费者在购买到新机的时候,旧手机同时被回收。在我国,这样的回收机制还未完全建立。

在业内人士看来,废旧手机回收处理仍存在不少难点。一方面,需要营造良好市场秩序,让可以二次利用的手机得到再次利用;另一方面,对不能回收利用的,应加大对正规拆解企业的扶持力度,压缩非法拆解产业空间。这是个涉及政府、行业协会及社会组织、企业、消费者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共同努力才能改善。

目前,我国还缺少针对废旧手机回收处理的配套法律法规。2016年新版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将手机纳入其中,这意味着手机回收将被纳入国家政策和基金扶持的管理范围,但具体细则却迟迟未出台。据估计,国内目前有109家有资质的回收企业,其中大部分还没有对收到的手机进行系统拆解,只是囤积着,多数在等待电子产品目录的执行细则,包括相应的补贴政策出台。

温宗国指出,相关管理部门应尽快落实实施细则,研究手机回收处理成本,为企业提供合理的补贴;研究激励机制,将生产企业纳入废手机回收处理体系。同时加强对下游处理企业的监管,制定再利用规范和要求。最终要让正规企业实现盈利,驱动“良币”来主导市场。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