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行业无序问题严峻 废旧手机“最后一程”难走

2017-12-28 15:06820中国节能网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大量废手机的回收处理就成为了一个难题,废旧手机如果通过传统的掩埋和焚烧等方式处理,会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一边是弃之不用的废旧手机,一边是旧手机的正规拆解回收遭遇瓶颈,旧手机的“最后一程”该怎么走?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手机市场上市新机型1446款,出货量达到5.6亿部。而目前我国大约已经有超过10亿部废旧手机的存量。若按照中国用户平均18个月就会更新手机的换机频率,废旧手机的数量还将不断增长。

废旧手机“有毒”

如此巨量的废旧手机只有2%左右的数量通过正规渠道回收,走完了其生命历程,而其余绝大多数都偏离正轨,或者一直闲置,或者经过非正常翻新进入二手市场,或者流入“炼金”作坊,总之,均未得善终。

不能妥善处理的废旧手机“有毒”。一旦手机进入回收报废环节,金、水银、铅、镉等重金属的处理难以控制。往往只有高成本的正规回收机构才能合理处理。而一旦随意处理,这些成分对环境来说将是一颗定时炸弹。

对此,清华大学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也指出,手机是一个巨大的污染源,如果送到一些没有资质的小作坊处理,则会对拆解者身体和环境带来巨大伤害。

行业无序问题严峻

而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包括手机回收在内的家电回收处理行业面临着资源化处理技术水平整体不高的问题。这不仅阻碍了产业经济价值的实现,还极可能成为困扰行业发展的瓶颈。

“地下流通链条的主要问题是再利用产品缺乏标准和监督,质量没有保障,而且废弃手机被拆解后剩余的那些无法再利用的部件,实际上很多被非法倾倒了,对生态环境会带来伤害。”温宗国说。

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秘书长唐爱军对外表示道:“行业的无序是最大的问题。说实话,我们这一行投入大、见效慢、运营成本高,自身盈利能力弱。比起房前屋后就能开工的小作坊,正规再生资源企业仅固定人工成本这一项就要多出50%—60%,哪里还有竞争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关于手机产品进入循环经济体系的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相对滞后。直到2016年3月1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2014年版)》正式实施,手机作为一种电子产品才真正进入法规以内的循环经济体系。即便如此,相关细则仍旧迟迟未出台。

多措并举补齐短板

总体而言,在业内人士看来,废旧手机回收处理仍存在不少难点。一方面,需要营造良好市场秩序,让可以二次利用的手机得到再次利用;另一方面,对不能回收利用的,应加大对正规拆解企业的扶持力度,压缩非法拆解产业空间。这是个涉及政府、行业协会及社会组织、企业、消费者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共同努力才能改善。

有鉴于此,有业内人士建议应尽快出台一些政策,比如对具备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电子产品制造商进行基金征收减免,畅通自主回收渠道,遏制回收“游击队”,促进市场良性竞争;提高废旧手机等电子产品处理行业准入门槛,加强龙头企业培育。

温宗国指出,相关管理部门应尽快落实实施细则,研究手机回收处理成本,为企业提供合理的补贴;研究激励机制,将生产企业纳入废手机回收处理体系。同时加强对下游处理企业的监管,制定再利用规范和要求。最终要让正规企业实现盈利,驱动“良币”来主导市场。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废旧手机“逆流”面临多重阻碍
从高中时使用的第一部手机到现在,我淘汰闲置的手机已有近10部了。最近,面对从家里整理出的一抽屉旧手机,北京的王先生连称没想到。王先生的

0评论2015-09-3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