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人造太阳”引纷争,中国再创纪录,未来几年启动聚变实验堆

2018-06-07 11:592050中国节能网
很多年之后,如果太阳不再运转,那地球将面临巨大的能源断绝威胁,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太阳里的核燃料终会消耗完毕,作为一个恒星的太阳也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随后就会变成一个黑洞慢慢吞噬周围的所有,最后整个太阳系都会被吞噬。当然这可能是多少亿年之后的事情了,我们可能很多后代都不用为此担心。但是无论太阳何时停止运作,它终会停止。所以人类一直想制造一个它的替代品,当真正的太阳停止运作之后确保我们源源不断的能源。但是以目前人类能达到的科技水平来看,要制造一个太阳的替代品几乎不可能。但是能制造出类似太阳的大型发光发热的东西供特殊时期使用就足够了。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是一种利用磁力进行约束,并在真空环境下实现核聚变的一个环状仪器,这是现在用来解决核聚变中出现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没有之一。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就已经建成了好几个大型的托卡马克装置,在自己国家解决核聚变热能散发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许多成就,包括等离子体的温度达到了将近5亿度,如果没有托卡马克装置,要实现这个温度几乎是不可能的的。正是基于托卡马克装置能够实现超级高的温度,所以它也是目前公认的最能够实现核聚变商业化的途径。这对于未来研究大型核聚变发电厂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问题是现在托卡马克装置中的高温度核聚变尚不稳定,持续时间短,如果仅仅只有几秒钟,十几秒钟的的话,对于核电站来说那是远远不够的。



我国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研究核聚变,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缺人缺仪器缺钱一度导致核聚变研究难以展开更别说取得一些实质性的进度了,当时我国的目标就仅仅是实现受控热核能核聚变,起步虽小,但我们一直在正规的方法上进行着研究,即选择托卡马克装置,先后建成了几个小型的托卡马克装置,支撑起了我国最近几十年的核聚变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日前宣布,我国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中文名为东方超环,简称EAST)在全球首次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同时,这一里程碑性的重要突破,表明我国磁约束聚变研究在稳态运行的物理和工程方面将继续引领国际前沿,对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和未来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建设和运行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今年5月15号的时候,这里进行了再一次的高约束能等离子体的放电试验,在去年成功实现一百多秒的平稳运行之后,今年的目标是将温度提高到一亿摄氏度以上。不断在核聚变等离子电流领域取得成就的东方超钚越来越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关注,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来到合肥中国科学院物质研究所进行参观,现场观看东方超钚的放电过程。目前合肥物质研究所自主研制的超高温导体已经运到了法国国际热核聚变组织的反应堆处,为国际热核聚变研究提供了设施支持。



我国于本世纪初加入国际热核聚变研究机构,承担了规模巨大的全导托卡马克装置的部分设计研究工作,经过我国科学家多年不断的努力,于2008年测试成功了该项目的第一个基础元件,为世界其他该项目的研究国家开了一个好的开始,今年,国际组织采购的首批等离子体放电装置已经交付。 “目前的聚变研究,功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未来我们想实现聚变的可行性,需要在更好的加热功率条件下,来验证延长等离子体存在时间的科学可行性。这个挑战十分巨大,因为聚变产生有一个物理学说叫劳逊判据,意思是要想产生聚变,就要使得等离子体的温度达到上亿度,这就是我们今后的科研攻关目标。”龚先祖说。
在国际上开展核聚变实验的远不止中国一家,而目前中国无疑已经成为世界领跑都了,除了供应本国科研团队以外,中国还向其它国家核聚变反应堆提供零部件,甚至有些机构核心部件只认中国制造,由此可见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确又达到了一个制高点。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中国智慧点亮"人造太阳"
被称为未来能源的核能,主要有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两种形式。前者早已因各地兴建的核电站走进千家万户,而后者因其复杂的反应条件和更高的技术要求,至今仍处于实验阶段。由于与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相同,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又被称为“人造太阳”,是人类寻找能源出路的希望。

0评论2019-05-08110

德国“人造太阳”:核聚变又迈进一步
60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梦想着掌握如太阳般制造能量的技术,获得永不枯竭的清洁廉价能源形式:核聚变。直到今天,这一愿景仍似近实远。但德国

0评论2015-12-25280

“人造太阳”背后的技术挑战
据《科学》杂志网站近日报道,欧盟负责聚变研发工作的机构——欧洲聚变发展协会(EFDA)发布了欧盟聚变示范电站(DEMO)设计与开发路线图,计

0评论2013-01-2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