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海上气库 天然气产业的新翅膀

2018-11-22 09:0612720财经网
 海上气库历史很短、势头很猛,它不仅技术上灵活,商业模式也很灵活,为那些新进入者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今年2月初,在土耳其地中海沿岸哈塔地区的伊德尔特约尔市,来自日本商船三井公司的名为“挑战者”的浮式液化天然气储存气化装置(FSRU,下称“海上气库”)正式投运,这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气库,储存液化天然气(LNG)容量为26万立方米,每天的气化能力最高可达5400万立方米,这差不多是整个北京的天然气日均消费量。

这是土耳其的第二座海上气库,第一座已于去年底在IZMIR港投产。土耳其自然资源部部长Berat Albayrak在投运仪式上说:“通过这样的装置,土耳其将致力于减少对管道天然气的依赖,同时也减少了分销网络的建设,将综合投资降到最低。”

天然气新贵

海上气库发展的历史很短, 但势头很猛。13年前,为应对季节性天然气供应短缺,美国得克萨斯州委托比利时Exmar公司建造的首座海上气库投运,很快在全球推开。仅在最近三四年,先后投运海上气库的国家就包括立陶宛、埃及、约旦、巴基斯坦、哥伦比亚、土耳其、阿联酋、马耳他、孟加拉国、印度等国。与此同时,建造运营海上气库的公司名单也在不断增加,一些传统的天然气公司和运输企业也纷纷加入。中国首座海上气库位于天津,由中海油投资建造,并于2014年投产。

截至目前,全球在运行的海上气库已达28座。加上在建的项目,初步统计,到2025年全球将累计有50座左右,进口能力达到2亿吨规模,这一规模是目前全球LNG贸易量的一半还多。中国已经运行的陆上LNG接收站超过十个,但是海上气库只有天津一个,考虑到北方天然气消费季节差较大的情况,发展空间很大。

海上气库简单说就是拥有陆上LNG接收站气化功能的LNG船,但与LNG接收站相比有很多独特的优势。不占用土地、可以灵活移动是看得着的优点,对于投资者而言,那些看不到的优势一样非常重要。

由于LNG技术发展迅速,成本也在快速降低。据牛津能源研究所的专家团队详细评估,海上气库总体成本已经远低于陆上LNG接收站,大概只有陆上终端的60%左右。比如一个300万吨规模的陆上接收站大概需要投资7亿-8亿美元,而同等规模的海上气库只要不到5亿美元。这主要是因为海上气库天然气处理、气化等设备集成度更高,而且不存在征地等问题。

另外一个重要的优势是建造周期短,一般来说陆上LNG接收站建设周期需要四年以上,而建造一个全新的海上气库只需要两年多时间,对于那些像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市场来说,这一优势十分明显。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球海上气库越来越多,必然会有一些现存的海上气库转移使用,时间会更短。最新的一个例子是埃及苏伊士的Ain Sokhna项目,这个海上气库从签订合同到投运只用了五个月。

海上气库还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移动的海上气库除了像陆上终端一样可以为管网注入气化后的天然气,也可以直接将LNG分驳给小船运走。这些小船能够进入主要的河流,更便捷地向内地沿江地区供气,而且同样可以参照海上气库的模式,成为“江上气库”。

当然,海上气库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有些国家缺乏相应的标准和管理体系,对于新的商业模式,比如开放原有天然气基础设施等,也需要配套的政策支持。

比如在中国,下游的分销市场是放开的,但如果下游用户希望购买海上气库的新增天然气,就涉及到气化后是否可以公平接入并使用现有的天然气管道问题。即使直接进行LNG液态分销,也涉及到能否打破城市燃气“专营权”,以及内河运输、铁路罐装运输、转运库等的安全运输存储标准问题等。

更加灵活的市场

海上气库不仅技术上灵活,而且商业模式也很灵活。比如前文提到的土耳其挑战者号业主并不是用户土耳其国家管道公司Botas,而是商船三井。Botas与其签署的是租赁合同而不是购买合同,商船三井自己也并不造船,挑战者号由韩国大宇船厂建造。将来土耳其合同期满如果不再续签,挑战者号转移到有需要的地方还可以继续投入使用,业主还是商船三井。这种租用合同也发展了各种各样的灵活安排,风险分担机制更加多样,从事天然气分销的使用方不必一次性投资太高,客观上降低了这一产业的门槛。

海上气库为那些新进入者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印度亿万大亨Hiranandani主业是房地产,位列印度十大房地产商之一。他2009年投资创立私营的H Energy公司,主业为天然气,最重要的方向就是LNG进口分销。今年5月1日,H Energy位于斋格尔港的海上气库顺利投运,成为印度首座海上气库,LNG不仅可以气化后注入管网,还可以再装载、燃料加注和卡车装载,为该公司在天然气领域大展宏图奠定了基础。作为成立不久的公司,H Energy并不担心经验不足的问题,这艘海上气库租自法国老牌天然气运营公司安吉(Engie),运营有保障。这座海上气库投运伊始就为一个天然气电厂供气,可以说一开始就具备了规模化的盈利条件。

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缺乏自己的气源,是大多数新进入天然气行业者的短板和瓶颈。天然气上下游产业链紧紧相连,缺一不可。海上气库这种灵活的供应模式,是在整个全球天然气供销体系变得更加灵活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这个变化来自于LNG的大行其道。由于技术进步,LNG规模发展迅猛,在原来卡塔尔、澳大利亚、北非等传统的LNG生产国新项目不断投产的基础上,页岩气的成功为LNG提供了更多的气源。LNG可以直达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对长输管道等基础设施的依赖大大减轻。

据IEA的预测,再过20年,与目前全球天然气贸易管道气占六成相反, LNG将占到六成,考虑到天然气贸易整体的快速增加,LNG可以说是顺风又顺水。去年,全球LNG贸易增长了11%,相当于新增了380亿立方米的量,中国占了其中40%。

LNG的快速发展增加了传统管道气所不具备的灵活性。对于这点中国南方大量的LNG分销商体会可能更深,他们甚至可以短短几天就能够为新用户完成基础设施的安装配置。同时,LNG在气源的选择上,也有更多的可能性。

这就为增加竞争创造了条件。不像是管道气,往往都是由传统上下游一体化公司控制,进入门槛更高。即便是在不断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国家里,要想培育新进入的市场主体也要颇费时日,而LNG则创造了更便利的客观条件。海上气库的爆发式增长,可以预见必然会加速这一进程。

几年前,海上气库的先驱Xmar公司中国业务代表阿里先生频频造访北京,希望在中国推广海上气库业务。他没有听从建议去找民营和地方企业,而是选择了与信用等级更高的三大国家石油公司接触。他每次都是信心十足而来,遗憾的是虽经几年努力,最终却是铩羽而归。形势比人强,希望阿里先生不要放弃,随着中国天然气市场的不断开放,相信他的机会也会更多。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