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地处西北,它凭啥成为全球单晶硅制备企业“老大”

2018-11-28 10:0711090科技日报
 改革开放40年

民营企业列传

初冬的清晨,巍巍贺兰远山如黛,坐落在银川(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银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川隆基),不时有行色匆匆的人影穿梭。

你很难想象,这家地处西北内陆的单位,竟是全球单晶硅制备企业中的老大。其总部研发的金刚线切割技术,每年可为国家光伏产业节省成本200亿元;而它自己也拥有技术专利24项、发明专利3项以及多项国内外单晶制备领先技术,是一张足以让宁夏人骄傲的“国家名片”。

胆识:一项技术每年为国家节省成本200亿元

罗向玉跑进办公室,张口就道歉:“实在不好意思,早上有一家单位过来考察交流,我得陪同,最近这样的事务有些多。”此时才是9点刚过。

身为银川隆基常务副总经理,罗向玉的忙是出了名的。也难怪,作为国家首批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之一,首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之一,首批电力需求侧示范企业之一, 4500多号人等着他吃饭呢。

银川隆基是当今全球单晶光伏龙头企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股份)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说起隆基股份的崛起,不得不提一项名为“金刚线切割”的技术。

光伏行业,上游硅片厚度与切割损失量是影响晶体硅电池应用成本、甚至太阳能并网发电成本的第一个决定性因素。相比传统的砂浆切割技术,金刚线切割速度可提升5倍;材料损耗少、出片率高;产品质量提升;运营成本下降,能使单晶硅生产成本下降20%—30%,非硅成本下降40%左右。

一直以来,金刚线切割技术垄断在少数日本厂商手中,且起初并未应用于光伏行业。而那时国内金刚线的整个产业链极不完整,导致金刚线切割成本非常高。

2011年,隆基股份创始人兼总裁李振国和董事长钟宝申仔细分析研究决定:降低硅片环节的非硅成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实现金刚线切割技术的突破,并使其迅速量产。

天道酬勤。经过公司研发团队和生产一线的无数次试验,隆基股份终于在2015年率先在全行业实现金刚线切割技术的量产。此后随着这项技术的大量普及,2017年,多晶硅企业也开始大量普及使用。

让隆基人自豪的是,由于金刚线技术的普及,国家光伏产业每年能够节省成本200亿元。

韧劲:坚持创新持续降低单晶硅棒生产成本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银川隆基,并没有生出“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怠惰,依然敢为天下先,由此开辟出另一番天地。

与总部一脉相承的是,他们始终坚持生产高品质单晶硅产品。罗向玉对此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就像宝马奔驰,它是好车,但比较贵,而在刚开始,老百姓都愿意去买吉利QQ。单晶光伏材料代表着这个领域的宝马奔驰,随着成本下降,一定是今后的一个技术方向。”

银川隆基的主要产品为8.2英寸及以上大尺寸单晶硅棒、硅片,这是太阳能晶体硅电池的主要材料。他们注重技术创新和单晶硅方面的研发,与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隆基人自己也没闲着。

罗向玉认为,随着单晶硅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求企业在保证高品质的前提下追求低成本。“以拉晶为例,真正的技术突破比如CCZ肯定还会有,但不会很多,所以现在业内拼的就是辅助材料以及人机效能的管控。”

5年前,为了进一步降成本、提效率,罗向玉带着一个四五人的团队顶住绝大多数人的质疑,在工作之余悄悄试验了半年之久,终于研发出名为RCZ的重复投料拉晶工艺,一年后又配套研发出单晶炉水冷热屏技术,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极大地降低了单晶硅棒的生产成本。

这两项工艺让隆基人欣喜若狂,目前在业内已全面推广,为高效电池在行业的快速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豪情:用先进管理理念打造高效队伍

如今的银川隆基,拥有技术专利24项、发明专利3项以及多项国内外单晶制备领先技术,对于降低晶体内在缺陷、保障硅棒品质、提升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其中,单晶直径215—220毫米超国际先进水平(212毫米),公司目前共计拥有单晶炉设备1600台,具备年产10GW单晶硅棒能力,单体工厂的生产能力占世界第一。

“虽然我们有行业内领先技术,但面临的压力是很大的,成本还得继续控制。你不动的话别人就要赶上,被赶上就说明你已经落后。”罗向玉说。

一心求变的银川隆基更加渴求先进的管理理念。的确,它的成长速度太快,此时发现好多事都跟不上趟了。

罗向玉对此感触很深。他直言,公司虽然有正常运行的系统,但漏洞较多,从长远考虑,必须要用先进理念打造一支高效的队伍。所幸员工踏实、敬业、可靠,罗向玉对他的团队充满了信心。

2016年,银川隆基的全年销售收入达到32.41亿元,同比增长155%;2017年全年销售收入61.06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114%;今年预计会有新的突破。重点新项目5GW单晶硅棒和5GW单晶硅片总投资34.82亿元,今年3月达产后新增年销售收入51.64亿元。

“光伏产业是民营企业做出来的一张‘国家名片’,接下来,我们还要结合智能制造的一些项目,全面提升自身。无论何时,创新精神都应该融入企业的骨髓。”迎着初升的太阳,罗向玉的话掷地有声。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