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节水在行动| 重庆璧山区:盘活水资源 做活水文章

2019-02-22 16:592360中国节能网
 重庆市璧山区紧邻重庆主城西郊,无大江大河过境,多年平均年水资源量为3.4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556立方米,是典型的丘陵缺水地区。
 
缺水之地更注重探索节水之道,璧山区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通过发展节水型农业、企业,打造节水型城市,提升节水内涵,弘扬节水文化等一系列举措,盘活水资源,做活水文章,持续推进城市生活节水管理和水资源综合利用,加强节约用水和集约取水管理,顺利通过了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验收。
 
发展节水农业
 
为农民降成本增收入
 
前些天,笔者驱车前往福禄镇和平村重庆福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只见工作人员按下按钮,细密的水花从大棚内的喷灌喷头中旋转着喷出,慢慢落在柑橘苗叶面上,再通过茎秆流向栽种柑橘苗的营养杯,浸润橘苗根部。不到2个小时,60亩柑橘苗全部浇灌完毕。
 
“这些半人高的喷头,解决了我们的灌溉难题。”公司管理人员李伟介绍,以往7—9月,每天需要近30个村民拖着直径4厘米的水管在大棚里来回浇水。由于出水口大、水压强,水很难精准流进橘苗营养杯,白花花的水大多浇到地上浪费了,花了大成本,却收效甚微。“自从有了节水灌溉设施,不但节约了人工费,还节省了大量水资源。”李伟说。
 
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地区,早在2008年,璧山便开始探索推进节水型农业。如今,璧山区已发展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8万余亩,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和效率。
 
此外,璧山区还大力开展渠管道整治,促进百姓增收。
 
“自从朝阳南干渠改建好后,我家的粮食产量翻了一番。”正兴镇朝阳村村民吴光全说起灌渠整治带来的好处,笑得合不拢嘴。吴光全一家在离朝阳水库1公里处有3亩地,守着偌大的水库,以前却年年受旱。
 
“不是水库蓄不上水,而是因为沟渠用的是石块堆砌,年久失修,水都漏掉了,连20%的利用率都达不到,水浪费了,庄稼也没能‘解渴’。”吴光全说,“现在好了,自从沟渠改造为混凝土后,水的利用率达到90%以上,节水又增收。”
 
近年来,璧山区通过将原有土渠和损毁渠道拆除重建为混凝土渠道,对完好的渠道进行开槽勾缝、抹砂浆等,整治渠管道近400公里,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2.2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9.07万亩。不仅实现了以有限的水资源保障农业稳产、增产,还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璧山区10万亩蔬菜基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本报通讯员 王炯其 摄
 
推进工业节水
 
收获生态经济双效益
 
企业是耗水大户,推进工业节水对建设节水型社会至关重要。
 
近日,在重庆凯成科技有限公司纸浆模塑产品成型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纸塑产品制浆这道工序过去都是由人工来控制水和浆液的比例,比例稍有偏差就会造成制浆失败,需要重新调配,因而也会浪费大量的水。”凯成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因此,如何节能降耗就成为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18年4月,凯成科技公司引进环保纸塑生产线打浆自动调浓节水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制浆工艺自动控制,以生产工艺的提档升级来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纸塑品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通过收集后,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生产中,实现废水零排放。”凯成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后,每台成型机耗水量由原来的每天16吨减少为8吨,操作维护工人数由原来的6人减少到4人。不仅如此,生产工艺的升级还使产品良率提升了8%。”公司相关负责人向笔者粗略算了一笔账,节水设施的使用每年能直接为公司节约成本约340万元。
 
除了凯成科技公司,冀东水泥璧山公司在节水方面也卓有成效。从2011年落户璧山起,冀东水泥便规划建设了中水回用系统,2018年再次投入117.8万元用于厂区循环水、生产消防水、中水和生活水管网改造。改造完成后日用水量较改造前减少700吨,实现管网零泄漏,中水全部回用于水泥熟料生产和绿化。
 
在璧山,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重要性。截至2018年,璧山区已成功创建节水型企业6家,为区节水型企业建设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他们通过采用节水型工艺、配套建设节水设施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水排放量和用水量,缓解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压力,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不仅为创造生态效益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享受到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开源”“节流”并重
 
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
 
建设节水型社会,不仅要节流,还需要开源。璧山通过对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和中水回用,开辟出“第二水源”,让用水家底更为殷实。
 
黛山大道上,一辆洒水车行驶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洒水车“吐”出水柱,把公路冲刷得干干净净。
 
“每天冲洗城市道路、绿化等,会用到大量水资源,可是我们一点也不担心成本高。”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因为我们市政用的水都是中水。”
 
璧山区将各种居民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净化,使之成为达到一定排放标准的再生水(非饮用水)。据悉,为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璧山区于2010年在全市率先实施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工程。目前,全区可日处理污水近10万吨,能完全消化城市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产生的中水通过总长度70余公里的供应管网,输送到城区各处,用于市政、灌溉、消防以及生态养护。余下的部分则作为水源排入璧南河,用于河流补充净化循环,每年能节约水资源1500多万吨。
 
同时,璧山区还加强对自然降水的收集和利用,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在瀛嘉天下水岸国际小区,绿化景观郁郁葱葱,水体景观流水潺潺。
 
“管理、维护这些景观,我们用的都是雨水,每年能节约6000吨水资源。”小区物业管理人员艾勇强介绍,水岸国际小区以打造节水型小区为契机,通过在停车库地下修建蓄水池,收集地面雨水和绿化带渗水,用于绿化抗旱、小区水体景观、冲洗路面等。
 
打造节水型社会,璧山的做法远不止这些。近年来,通过对老旧社区进行“一户一表”改造、推广节水器具、实行水价调节制度、改造供水设施等,璧山由过去的脏水缺水地区向清水富水地区转变,通过水生态修复、水文化打造,实现了向生态宜居、山清水秀美丽之城转变。
 
如今的璧山,用水、节水、排水、治水行为日益规范,各行各业节水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市民节水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节水的热情日益高涨。随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璧山这座缺水之城,唱响了一曲以爱水、护水、节水为主旋律的大合唱。发展道路上,一幅“山清水秀、碧水绕城、人水和谐、水兴惠民”的水生态文明城市画卷正徐徐展开。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