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扩面工作的快速发展惠州对于绿色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年将进一步完善机制推动绿色建筑提质发展。计划年内新增绿色建筑面积900万平方米,新增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识项目30个。
◆◆
34个建筑项目新年“覆绿”
◆◆
自前两年取得绿色建筑一星标识评价权限,惠州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作得到迅速开展。继2016年取得27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面积规模后,近两年分别达到690万平方米和1800万平方米,实现了逐年翻番的发展局面。
进入2019年该项工作持续推进。日前,该局发布了2019年第三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廊桥花园、惠州市第二十五小学等10个建筑项目,共计约9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通过标识评价。
在春节前该局已完成了两批次绿色建筑项目的认定工作,广东省惠州监狱“十二五”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圆东江月岛花园1栋-33栋及地下室等24个项目,共计266万平方米新建建筑项目实现“覆绿”。
综合当前三批次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作成果发现,三批次“覆绿”建筑项目数量共达到了34个,建筑面积规模则达到了360万平方米。
“随着标识评价工作体系的不断完善,新增绿色建筑项目的不断增多,建筑企业和市民对于绿色建筑的认知和意识都在不断的提高。”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基础的一星级标识评价工作层面整个流程已经比较完善了,后续随着信息化和平台的搭建将进一步便利和优化。
◆◆
年内将新增30个高星级绿色建筑项目
◆◆
随着绿色建筑相关规划体系和嘉奖机制不断的完善,以及扩面工作的不断推进,绿色建筑提质工作也不断受到行业重视。
“绿色建筑不单是建筑节能的有效方式,也是不断提升建筑品质和建设水平的有力体现。”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新住建局的组建,有效围绕“新单位,新起点,新作为”的工作理念,不断推动绿色建筑水平,也是助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记者梳理新年的三批次“覆绿”建筑项目发现,尽管34个项目大部分均为一星标准,但“惠州中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型PCB产业建设项目主厂房”在此前获得二星标识基础上再度取得二星级绿色建筑运行标识备受关注,这也使得惠州实现绿色建筑运行,取得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项目达到3个。
值得注意的是,为集中力量推动提质工作的开展该局在去年完成1800万平方米新增面积基础上,对于绿色建筑项目的认定规模目标也适当的作出调整。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惠州初步计划城镇新增绿色建筑面积900万平方米,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60%,而新增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则将达到30个。
“高星级的项目,以及项目的运行将是未来工作的重点。”该负责人介绍,该局接下来将全力推进绿色建筑运行标识评价的工作,不断提高市民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度与获得感。在嘉奖机制环节也将不断完善,推动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绿色建筑的建设品质和水平。
发展绿色建筑 建设生态文明
一
什么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二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节能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2、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
3、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三
绿色建筑的理解误区
目前,对“绿色建筑”,人们在认识上存在4大误区:
×误区一:“绿色建筑”造价成本高。从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来看,“绿色建筑”的成本并不一定会比普通建筑高,甚至还会有所降低。而从综合生态效益、居住舒适度考量,“绿色建筑”更具性价比。
×误区二:“绿色建筑”就是概念炒作。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等级由低至高分为一至三个星级。审定项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并颁发证书和标识。其中,一星级和二星级项目由地方政府审定,三星级则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定。被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认定的“绿色建筑”,并非是一个销售的噱头。
×误区三:“绿色建筑”就是高绿化、大景观。“绿色建筑”的确对园林、绿地面积有着严格的执行标准,比传统建筑给居住者有更多的绿色自然感受,但绿色的感官感受并非全部。“绿色建筑”是生态住宅、节能建筑、环保住宅、健康住宅的和谐统一体。
×误区四:“绿色建筑”要使用大量高新尖技术。绿色建筑”提倡采用对自然破坏小的方式、简单可行的技术。换句话说,“绿色建筑”是用简单的方式、小的环境代价,建造适宜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