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中国余热发电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余热发电大有可为

2019-03-15 10:0910350中国节能网
 早在2010年中国就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耗国,一次能源消耗量达36.06亿吨标准煤,2010年以后,能源消耗虽有所放缓,但总体呈增长趋势,2018年达到46.20亿吨标准煤。巨大的能源消耗量产生了大量的余热资源。根据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2018年余热资源总量达7.85-30.95亿吨标准煤。然而目前国内余热回收利用仅占余热资源总量的30%左右,预计未来对标国外发达国际,国内余热回收利用有望达到60%,回收利用前景非常可观。
 
中国是全球最大能源消耗国 余热资源十分丰富
 
早在2010年,联合国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改革开发以来,一直在不断的从一个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而几十年来,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正以的世人未曾见过的速度和规模消耗资源。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耗为36.06亿吨标准煤,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耗国。此后随着环保意识加强,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下,但能源消耗总量总体上仍呈上升趋势,2017年达到46.20亿吨标准煤,较2017年的44.86亿吨标准煤,为近年来最大值,2018年则有所下降,为2.99%,创历史新高。
 
 
 
中国巨量的能源消耗,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使得能源需求快速上升,一方面则是能源总体利用效率较低。数据显示,现阶段中国一次能源利用率约为30%,仅为日本的1/2,比世界平均水平还要低3个百分点,存在着巨大的能源浪费,因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为当前国家节能环保的重要手段,如回收利用余热发电等。
 
据专家推测,钢铁、有色、化工、水泥、建材、石油与石化、轻工、煤炭等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根据我国2018年一次能源消耗情况,则2018年余热资源最小可达7.85亿吨标准煤,最高可达30.95亿吨标准煤,按照全国余热资源约占能源消耗总量的40%算,则2018年余热资源总量达到18.48亿吨标准煤,中国余热资源十分丰富。
 
 
 
中国余热回收利用率低,余热开发利用大有可为
 
余热资源是指在目前条件下有可能回收和重复利用而尚未回收利用的那部分能量,被认为是继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之后的第五大常规能源。这些余热资源可用于发电、驱动机械、加热或制冷等,因而能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并减轻对环境的热污染。
 
我国巨量的能源消耗,产生了大量的余热资源,但数据显示,我国有50%左右的工业能耗没有被利用,余热资源平均回收利用率只有30%左右,即2018年回收利用资源总量最低为2.36亿吨标准煤,最高为9.29亿吨标准煤,平均为5.54亿吨标准煤。
 
一般来说,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而国外发达国家余热资源平均回收利用率也达到40%-60%。假设未来随着国家政策对余热回收利用的鼓励和支持,以及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和效率的不断提高,我国余热回收利用率达到60%,则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高达4.71-18.57亿吨标准煤,平均达到11.09亿吨标准煤,节能潜力十分巨大。
 
高温烟气余热和冷却介质余热为余热利用主要来源 二者占比高达70%
 
余热资源从其来源可分高温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气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余热和废料余热等六种类型。其中高温烟气余热数量大,分布广,如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电力等行业的各种冶炼炉、加热炉中、内燃机中,且回收容易,因此高温烟气余热约占余热资源总量的50%左右。
 
其次是冷却介质余热,约占余热资源总量的20%,主要是因为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冷却介质来保护保温设备。但由于冷却介质的温度一般较低,且大多为水、空气和油,因此冷却介质余热的回收十分困难。
 
此外还有废水、废气余热,约占余热资源总量的11%,以前的余热类型均在10%以下。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作者:柯素芳)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节能又环保,余热发电获广泛关注!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环保、环境友好型经济,要求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节约能源、减少内耗,缓解能源短缺、温室效应、环境恶化

0评论2017-07-03137

日产72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配套余热发电项目
日产72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配套余热发电项目,该项目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玉泉镇西南部。项目熟料水泥生产线配套12MW余热发电。项目总投资10000万元。

0评论2016-08-0275

钢铁/冶金成为余热发电节能发展新趋势
随着各项政策的制定实施,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节能服务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节能服务行业规模稳步增长。近年来,行业总产值保持快速增长

0评论2016-07-04313

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 节电
节电即节约用电,节约用电不是不用电、少用电而是科学用电。采取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措施,减少电能的直接和间接损耗,提高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

0评论2016-06-03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