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铁路直达煤炭运输格局现雏形

2019-04-03 14:291040中国节能网
 
日前,随着最后一节轨排铺设完成,蒙华铁路湖北段襄阳至荆门区间线路顺利接轨,标志着蒙华铁路湖北段全线贯通,为蒙华铁路在今年10月1日开通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北煤南运”铁路新通道,蒙华铁路一旦开通运营,将推动煤炭运输格局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过去以铁海联运为主的运输结构,将向点对点直达运输方式转变。不仅如此,随着蒙华铁路的开通,内蒙古、陕西等煤炭主产地的优质煤炭产能外运将更加便捷,华中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份因运力缺乏而带来的煤炭供应紧张局面也将得以缓解。
看历史 “西煤东送”与“北煤南运”
2016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全国煤炭铁路运输作了整体布局。其中提到:预计2020年,全国煤炭铁路运输总需求约26亿~28亿吨。考虑铁路、港口及生产、消费等环节不均衡性,需要铁路运力30亿~33亿吨。煤炭铁路运输以晋陕蒙煤炭外运为主,全国形成“九纵六横”的煤炭物流通道网络。其中,铁路通道包含“七纵五横”。
七纵主要包括晋陕蒙外运通道:焦柳、京九、京广、蒙华、包西;贵州外运通道:南昆;新疆外运通道:兰新、兰渝纵向通路。五横主要包括:晋陕蒙外运通道北通路(大秦、神朔黄、蒙冀、丰沙大、集通、京原)、中通路(石太、邯长、山西中南部、和邢)和南通路(侯月、陇海、宁西),以及锡乌、巴新横向通路;贵州外运通道的沪昆通路。
而当前已开通并运营较为成熟的铁路运煤通道主要有四条:大秦铁路、蒙冀铁路、瓦日铁路和朔黄铁路。值得注意的是,这四条通道中,有三条起点设在山西,主要运往环渤海港口地区,再经海路运往华北、华中及东南沿海地区。过去几十年来,受我国煤炭供需逆向分布的特点影响,这种“西煤东送,北煤南运”的铁海联运方式一直主导着我国煤炭运输的格局,在保障全国煤炭供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过,自2016年我国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以后,全国煤炭市场供需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煤炭优质产能加速释放,煤炭产量向“三西”地区集中的趋势愈加明显。不久前出炉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原煤累计产量354591万吨,同比增长5.2%。其中,内蒙古、山西和陕西三省区原煤产量占全国接近七成。这与《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要求一致,根据该文件的精神,我国要加快大型煤炭基地之外的煤矿关闭退出,降低鲁西、冀中、河南、两淮大型煤炭基地生产规模,有序推进陕北、神东、黄陇、新疆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未来我国煤炭产能增量主要来自内蒙古、陕西和新疆等地,而湖北、江西、重庆等省市或将逐步退出煤炭生产。
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煤炭市场格局的重大变化,一方面代表着煤炭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另一方也意味着煤炭东调南运压力增大。当前,煤炭调出区集中“三西”地区,这三个省区承担目前四分之三以上省区间向外调出的煤炭运量,与此同时,贵州、宁夏煤炭调出规模减少,安徽、河南、山东、河北等传统煤炭调出省则转为调入省,江苏、广东、吉林、黑龙江等省调入规模也不断扩大。区域间煤炭调拨规模扩大,对煤炭运力的考验随之而来。
看影响:华中地区有望告别“高价煤”
综合各种煤炭运输方式来看,运距较短的省内煤炭运输,可选择灵活性较强的公路运输;省际间运输则可选择运力大、成本较低且较为环保的铁路及铁水中转、海进江等。
以往,华东、华南地区由于沿海沿江港口较为密集,可以从北方港口获得铁路转海运的下水煤或者直接海运进口煤。而华中地区由于缺乏直达铁路运力,则主要采用汽运,运输成本居高不下。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曾对2014~2018年11月份各省电煤价格指数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华中地区相关省份近年来电煤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江西、湖南和湖北等地电煤价格处于较高水平,位于全国前列,说明华中地区煤电机组燃料成本处于较高水平。
蒙华铁路,即蒙西至华中铁路开通后,最大受益者就是华中地区。其北起东乌铁路浩勒报吉站,途经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延安地区,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南阳地区,湖北襄阳、荆门、荆州地区,湖南岳阳地区,终点到达江西吉安,线路全长1815千米,规划年运输能力2亿吨以上。
从线路规划上看,蒙华铁路运端煤源主要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和陕西榆林的煤矿,两地煤炭开采成本较低,煤质较为优良。以往我国主要煤炭产区中,只有山西省铁路通道较为发达,调出较为方便;陕西和内蒙古运力缺乏,尤其是缺乏南下通道,煤炭南下往往需要走横向铁路通道转海运进长江,或者走公路运输,运输时间较长且成本较高。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对比蒙华铁路投产前后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的运费差,结果发现,即使在蒙华铁路综合运价率每千米达0.18元/吨的前提下,其仍较传统的铁路转海进江和公路运输具有较大的经济优势。因此,蒙华铁路的投运,不仅可打开内蒙古、陕西等煤炭产区的外运通道,促进煤炭优质产能的消费,还将极大地缓解华中地区缺煤、缺好煤,用高价煤的局面。
看未来:煤炭点对点直达运输格局雏形
实际上,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蒙华铁路犹如破局者,将打破几十年来的铁海联运大格局,推动形成点对点铁路直达煤炭运输格局。
“中国煤炭的运输,在大秦线建成通车后,就形成了‘西煤东调,北煤南运’的铁海联运大格局。几十年来,这一格局一直平稳运行。但其实从2008年开始,这一格局就悄然生变。”知名煤炭专家舒大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08年以来,中国的煤炭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35亿吨以上,铁路煤炭年运量也保持在20亿吨以上。但是经铁海联运到达环渤海各港的煤炭只有7亿~8亿吨,也就是说铁海联运的煤只占全国煤炭产量的1/4左右,占全国铁路年运煤总量的1/3左右。换言之,铁海联运早已不是中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了。
虽然铁海联运早已不是中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但是新的煤炭铁路运输格局并未形成,原因有三:一是公路运输占了将近1/2的煤炭运输量;二是铁路运能不足,煤炭运输专用线路不足;三是没有解决铁路进矿和进厂的 “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不过,这三个问题近年来已发生重大变化。关于汽运问题,2018年,国务院提出“公转铁”战略,全国各地开始严格限制公路汽车运煤。关于铁路运能问题,瓦日铁路已建成通车近三年,蒙华铁路今年10月份将建成通车,还有一条可以将宁夏、新疆、陕西西部、甘肃的煤炭运往西南地区的兰渝铁路也已建成通车。瓦日铁路虽然建成通车,但一直未发挥出应有的效用,主要原因是瓦日铁路未能与动力煤产区接通。这个问题有望在两年后解决,从山西岚县瓦塘至陕西神木北,全长75千米的铁路已经开工建设。此外,2018年9月发布的《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大宗货物年 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达到80%以上;重点区域具有铁路专用线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大宗货物铁路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这些将对解决铁路进矿、进厂“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大有裨益。
“这三个问题解决之后,就会形成一个以瓦日铁路、蒙华铁路、兰渝铁路为骨干,联结全国已有的铁路干线,辐射华东、华中、西南的东西共进、南北呼应的点对点铁路直达运输新格局。”舒大枫分析道。不过,点对点铁路直达运输格局的出现,并不会取代铁海联运。今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东南沿海地区仍然是中国的经济重心所在,其用能需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所以这些地区对下水煤的需求将保持在每年7亿吨左右,这样的状况可能在今后二三十年内都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他认为,点对点铁路直达运输新格局一旦形成,将促使中国的煤炭市场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第一,将供需双方直接联系在一起,使国家目前大力提倡的长协合同不仅有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可以扩大长协合同的范围,保持市场基本稳定;第二,将减少物流中间环节,极大地降低物流成本,解决煤炭物流成本长期过高的弊病;第三,减少煤炭市场的交易环节,降低交易费用;第四,将极大地改善铁路的运输管理,使计划透明化、规范化;第五,减少煤炭物流对环境产生污染。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