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绿色产业

2019-04-18 08:1120470中国节能网
 《“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自去年发起以来,截至今年3月中旬,已有来自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新加坡、巴基斯坦、阿联酋、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家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交易所、行业协会等机构签署了该原则。多家多边开发银行、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金融和专业服务机构也明确表示支持该原则。
《“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以下简称《原则》)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绿金委”)与英国伦敦金融城牵头,联合多家机构,于2018年11月共同发起。《原则》从战略、运营和创新3个层面提出了7条倡议,包括公司治理、战略制定、风险管理、对外沟通以及绿色金融工具运用等,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投资的全球金融机构和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采纳和实施。
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在要求,推动“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
绿金委主任马骏表示,当前,全球正面临严重的环境和气候挑战。未来几十年,全世界大部分基础设施投资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这些项目将对环境和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据全球基础设施中心(GIH)估计,到2040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到94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另据世界银行计算,基础设施和建筑物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将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七成,且一旦建成,其年排放量将在未来数十年保持不变。马骏表示,这意味着,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更多考虑绿色和可持续因素,将有效缓解全球面临的气候变化压力。对于相关金融机构而言,如果其投资和持有的各项资产并未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和环境因素,这些气候和环境风险可能在未来导致其投资收益率大幅降低,甚至成为“搁浅资产”。
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身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也面临严峻挑战。中科院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发现,这些经济体的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单位GDP能耗、原木消耗、物质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出世界平均水平50%以上,单位GDP钢材消耗、水泥消耗、有色金属消耗、水耗、臭氧层消耗物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或以上。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成本上升的趋势。
马骏说,要扭转这种趋势,不仅要依靠强有力的环境治理措施,还必须采用绿色金融等手段,从投融资前端改变资源配置的激励机制,让更多的资金流向绿色产业,严格控制污染性和高碳投资。
“从长期看,绿色投资的风险小于‘棕色’(污染性、高碳)投资,绿色投资回报率总体上也会好于‘棕色’投资。”马骏表示。
《原则》强调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议题,强化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推动“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化。在业内专家看来,推动“一带一路”投资的绿色化,参与投资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必须首先“绿化”自身的投资决策和运行机制。
马骏表示,欢迎更多与“一带一路”投资和建设相关的全球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支持并签署该《原则》。负责《原则》落地的秘书处将成为“一带一路”的绿色投资者网络,通过最佳实践的交流,提高成员机构管理环境与社会风险的水平,并在成员机构之间提供合作进行绿色投资的机会。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