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破解发展困境 让生物质热电“由冷变热”

2019-04-24 15:1122490中国节能网
 “农林生物质发电可以变废为宝,解决秸秆禁烧、帮助雾霾治理、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清洁热源并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精准扶贫。”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两会,解决我国农林生物质热电发展的困境成为他的提案之一。他表示,我国年产生农林生物质约9亿吨以上,其热值约为煤的一半。如果能科学利用,农林生物质有望成为地上煤矿。


发展农林生物质热电实现经济环保“双丰收”
中国经济时报:提及环保,老百姓关注的则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比如,农村禁烧秸秆涉及到千家万户,在实行禁烧之后,如何处置每年产生的大量秸秆,同样成为各级政府的难题。您对此怎么看?
谷树忠:之前,大部分的秸秆由农民在地里烧掉而污染大气。现在,把农林废弃物(作物秸秆、树枝树杈树皮等)作为燃料的直接燃烧发电或者供热方式的农林生物质热电正在成为一些地区处理大量秸秆的方式之一。
目前,农林生物质利用方式种类繁多,但只有农林生物质热电已经实现大规模资源化利用。截至2017年底,我国24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共投产270个农林生物质热电项目,累计并网装机容量700.9万千瓦,年发电量397.3亿千瓦时,供暖面积超2亿平方米,利用农林业废弃物超过5500万吨,但只占总产生量的7%,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发展农林生物质热电十分必要。其一,农林生物质热电有助于秸秆禁烧和雾霾治理。
其二,农林生物质热电企业通过向农民收购秸秆,变堵为疏,解决了秸秆的出路问题,有效减少了秸秆露天焚烧。
其三,农林生物质热电可以替代农村散烧煤供暖。农林生物质供热的成本虽略高于煤电,但低于天然气和电取暖。在民用供暖领域所有替代燃煤供热的清洁能源供热方式中,生物质热电联产的经济性最好,可直接减少千家万户老百姓家中散煤的使用。
其四,农林生物质热电可实现真正的精准扶贫。一个3万千瓦的农林生物质热电项目每年可增加农民就业50万个工作日,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约6000万元。
其五,我国农林生物质利用率不足10%,是资源的极大浪费。我国是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天赋异禀。2016年全国(不含港、澳、台)农业废弃物理论资源总量超过9.84亿万吨,而目前的综合利用量仅为6.7亿万吨,其中能源化利用的,不足10%。如果这剩余3亿多万吨农林废弃物得以利用,每年可替代1.5亿吨标煤的使用量,减少大量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2.5在内的温室气体和治霾因子的排放;可提供超15亿平方米清洁供暖面积,超1000个清洁热源点;可增加农民收入约900亿元,为农民增加150万个就业岗位,令成百上千的农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设立专项基金和排放标准促进生物质发电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您刚才谈到的发展农林生物质热电对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可谓大有裨益。您认为,目前该行业发展还面临着哪些挑战?您具体有哪些建议?
谷树忠:虽然发展农林生物质热电前景广阔,但是目前该行业发展已陷入困境,生物质热电眼下冷风袭袭,甚至寒气逼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难题:一是电价补贴严重拖欠,累计已达143亿元,使企业无法支付农民燃料款,继而无料可烧,生物质热电企业濒临破产。二是不合理地参照燃煤的超低排放标准,使生物质热电排放“被”超标,不利于该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促进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我认为,应重点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建议由国务院统筹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委,设立农林生物质热电专项发展基金,其资金来源可由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精准扶贫资金、雾霾治理资金等环保、扶贫资金共同构成。以确保符合规划的农林生物质热电项目补贴支付的稳定、及时发放。农林生物质热电应有别于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其兼具了环保、扶贫等社会属性,建议纳入大气治理、清洁供暖、产业扶贫工程等补贴的范畴。
其次,为农林生物质热电设立专门的排放标准。由于燃料属性的不同,生物质燃烧不宜参照燃煤实行超低排放,尤其是对氮氧化物的排放要求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执行,或由有关部门为农林生物质热电锅炉制定专用排放标准。生物质热电燃烧属于小规模机组,主要是解决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的消纳,若盲目参照燃煤锅炉排放标准,只会让生物质热电排放超标。反而遏制了农林废弃物的消纳,秸秆在地里散烧和自然降解只会增加更大的污染物排放量。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