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清华退休教授钻研60年 他推安全无污染重氢核融合可发电

2019-06-17 17:179740中国节能网

 
▲杨银圳一辈子都在研究核子物理,他认为重氢核融合是一种安全且无污染的发电方式。(图/陈凯力摄,下同)
 
陈凯力/新竹报导
 
清华大学教授杨银圳是国内外专研核子物理学权威,曾为台湾大型电子计画培育2千余名积体电路IC专业人材,奠定台湾IC业基础。从事核子物理研究已60年的杨教授,在清华大学十多坪的粒子加速器实验室,利用低能核子物理,发现在粒子加速器导出W中间子,与欧洲核子研究所花费数亿美元做出相同结论,是国内学界首次发现。
 
杨银圳说,W中间子在核子物理的出现,也引出夸克也适用于核子物理,所以重氢可以用夸克理论,核融合是重氢与重氢碰撞而放出万瓦度大能量这件事。用小型加器就可完成,成本很低。杨银圳认为,这样的理论实验证明,利用粒子加速器在小小的实验室,一样能利用低能核子的做出核融合,这是跟欧洲核子研究所花了许多人力及金钱、大型机具,才做出W中间子。
 
为了做出W意义,证明可以用最低能量、可控制的能量,就制造出极大的、且可以控制的核融合,杨银圳花了60年在研究,他说从25岁开始至今,都没有放弃,毕生心血毫无保留的投入,终于能看见成果,他估计,若运用此模组,只要10个模组即可供应台北市全天的用电量,而这种低能量核融合是可在都市内制造,没有任何核废料、幅射及核污染。
 

 
▲杨教授说,希望这个发现能为全人类带来另一种更安全的发电。
 
W中间子跟夸克都是高能物理的产物,现在他研究发现在低能物理这两个东西可以同时出现,所以发现了W等于发现夸克,因为重氢跟重氢的对撞成氦,是夸克与夸克的结合,可以产出1万度的热量,只要一天用5到6个之间撞击,就能做出发电机,他估计用10-20组就能供应全台北市的电力。
 
他说,W就像是一个导入体,1小时1个核融合是2.4万度,整个过程安全且无核子幅射污染,这样台北市的用电或工业用电只有2个模组就能提供用电量,完全没有污染、安全、无CO2,这是很重要的发现及研究成果。欧洲核子研究所研究出来的W中间子,须要极大的空间,粒子加速器才能产生核融合现象,但在台湾做不出来,无法在我们的生活周遭使用。
 

 
▲杨教授解释重氢核融合发电实验室的研究。
 
杨银圳表示,台湾电力有一部份的电,因电流运送过程而耗损,若以此模式进行核融合的话,各个乡镇都能设立小型电厂,将可减损电力的耗损,以竹科园区高耗电的区域,只要设2个模组,即可供应竹科的电力使用。杨教授说,自己今年85岁了,对现在的他来说,时间非常宝贵,这项研究并非为了个人的荣誉,而是为全人类的福祉在努力,这样安全又无污染的发电模式,希望有生之之年能够看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