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统筹推进“西电东送”与“西电西用”

2024-07-10 14:4340610中国能源报

随着迎峰度夏用电高峰的到来,西部电力外送和内用矛盾日益突出。在日前国网能源研究院、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联合主办的“能源安全新战略与电力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人士表示,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西部地区绿电资源优势更加突出,产业西移动力有所增强,在此背景下,需要统筹“西电东送”和“西电西用”,着力提升“西电东送”能力的基础上,还要提前考虑规划布局“西电西用”。

高耗能产业西移动力增强

广阔的面积和丰富的自然条件赋予西部地区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环境。例如,西部风光资源丰富,海拔高、日照强、辐射强度高,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从这里出发,特高压线路将绿电源源不断地输往东部省区。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面临着新能源资源侧与负荷需求侧的逆向分布的难题,如何有效统筹西部地区新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研究员赵秋莉分析,一直以来,国家通过引导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梯次转移,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推动产业西移和“西电西用”需要综合考虑西部地区的资源和市场优势、产业负荷特性与新能源发电的匹配程度以及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等多方面因素。

“当前传统高耗能产业仍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具备较大西移潜力。”赵秋莉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按照工信部印发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东部地区应逐步调整退出或不再承接传统高耗能产业;另一方面,随着碳市场扩容,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等传统高耗能产业碳排放成本将增加,向新能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转移的动力增强。

尤其是高耗能产业用能成本占比高,向西部转移具有显著成本优势。传统高耗能产业用能成本基本在10%以上,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优势突出,平均大工业电价明显低于东部地区。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经济与电力市场研究所所长陈皓勇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西部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已吸引了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在云南省,由于水电资源丰富,全国的电解铝产业很大一部分被吸引到了这里;贵州省则主要发展大数据中心。

“西电东送”未来面临一定挑战

“西电东送”工程在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推动能源电力低碳转型、引领电力科技创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随着“西电东送”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未来可能面临技术、环境、体制机制等多方挑战。

“特别是新能源日前预测误差会严重影响日前发电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而云南具有独特的微气象特征:‘山地四季,十里不同天’,给新能源的准确预测和电力电量平衡带来了难度。西部丰富的水电发电量会受气候干旱影响,例如,2022年7—8月全国范围内遭遇高温天气,以四川、云南为典型代表的西部水电大省出现来水偏枯情况。”在陈皓勇看来,目前,直流通道仍基本按相对确定的计划曲线单向输电,难以适应强随机的新能源消纳以及多区域峰谷互补的运行需求。实现跨分区直流网络的潮流灵活优化控制与动态紧急支援,是提升“西电东送”能力面临的短板之一。

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傅观君直言,随着产业西移和新能源成为新增装机主体及降温采暖负荷比重不断增加,西部地区发用电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用电高峰期外送能力不足,存量“西电东送”工程面临减送风险。此外,“沙戈荒”基地和藏东南水电基地所处的生态环境脆弱,站址和通道资源日益稀缺;跨省区输电送受端落点选择和沿线过境路径共识难度较高,增量“西电东送”工程协调难度大。“特别是送受端需每年协商电量、电力曲线,随着新能源规模增加,双方对电力外送规模、价格、曲线等存在较大分歧。”

需考虑提前规划“西电西用”

国网能源研究院研究认为,“十四五”以来,碳排放相关政策对控排企业、出口型企业和国际供应链企业的影响不断增强,工业产业布局逐步呈现向清洁能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转移集聚的趋势,尤其是西北五省和内蒙古工业增加值增速远超全国平均增速。因此,西部地区新能源的大规模消纳需要统筹“西电东送”和“西电西用”两种模式。在努力提升“西电东送”能力基础上,还应加强对“西电西用”模式的重视,并要考虑提前布局。

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电力系统分析室主任元博表示,新型电力系统相关产业链在西部布局具有资源、市场和“一带一路”区位优势,且能有效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链不仅包括发输配用产业链条,还包括关键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链条,产业链长、结构复杂,可以有效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促进新能源消纳等。

“新兴用能产业在东部地区布局的比例更高,可因地制宜推进西移。”赵秋莉说,以数据中心为例,电力成本占总运营成本的50%以上,西部地区电价优势和绿电资源优势明显,可选择对数据及时性要求不那么高的部分在西部布局。

“西电西用”需要加强对能源电力规划与产业规划协调性的顶层设计。赵秋莉建议,要加快建立国家、区域、地方层面能源电力规划与产业转移布局的协调对接机制,推动建立二者的协调滚动修编机制,促进能源电力配置与产业布局协同优化。

傅观君提出,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协同优化区域能源资源开发与产业布局调整。送端要充分考虑产业转移带来的用电负荷增长,优先保障自身用能,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电力外送;受电端要科学平衡本地电和外来电、常规电和绿色电比例,在高效发展本地保供电源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后续受电通道。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