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远程醇氢电动再下一城

2024-08-29 17:48140280中国能源报

远程醇氢电动再下一城

8月28日,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以下简称“吉利远程”)醇氢电动专用车在醇氢生态大庆工厂正式下线,并与当地企业达成一系列战略合作及订单签约,未来远程将与黑龙江中石油共同完善甲醇加注体系建设,加速推动醇氢电动商用车在北方地区的推广应用。

当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醇氢产品品鉴之旅大庆站成功举办,远程醇氢电动商用车产品矩阵亮相,将全方位满足用户的用车需求,通过多重技术及优惠加持,真正让用户实现买的比油车低、还的比油车少、用的比油车省、赚的比油车多。也将在能源保障、醇价、车辆销售和租赁、金融保险、售后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的落地政策,保障客户权益。

醇氢电动突围

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和深入,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纯电动续航里程衰减、补能效率低,氢燃料储运和使用成本高企等问题开始逐步凸显。除纯电动和氢燃料这两条技术路线,是否有更符合商用车行业发展实际、可快速实现市场化的技术路线?

远程醇氢电动再下一城

▲醇氢电动客车在大庆运营

作为商用车中的新势力,吉利远程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创新打造出醇氢电动特色战略技术路线,有效弥补了纯电动和氢燃料应用短板,综合优势明显。醇氢电动在电动化基础上,把甲醇作为液态的氢直接替代传统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用于发电供电,实现了纯电动车辆充电补能方式更加便捷更经济实用的升级发展。在我国北方地区,醇氢电动技术有效解决了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衰减问题,充分验证成为寒区新能源技术最优解。

此外,对比纯电动,醇氢电动无需高度依赖充电桩、降低整车成本,且有效解决了续航焦虑及电池自重问题。对比氢燃料,醇氢电动是氢燃料可以不依赖补贴的商业化技术应用,是更加符合国情更可持续的新能源技术路线。

降本增效显著

商用车具有高能耗、高排放的“双高”特点,虽然保有量少,却消耗了超过一半的车用汽柴油,排放了全部汽车56%的二氧化碳,全部汽车PM污染物的80%。1辆传统柴油重卡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306辆乘用车。甲醇相比柴油能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有效降低氮氧化物及颗粒物等污染物,是清洁干净的绿色能源。

醇氢电动技术应用是商用车绿色转型的最佳选择,不仅环保性突出,还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TCO表现。据悉,吉利远程醇氢电动产品不仅买得省,用得更省,能耗成本相比较燃油产品大幅降低。

远程醇氢电动再下一城

据宁波至昆明实际运营场景测算,远程醇氢电动牵引车在往返满载条件下,60%山区高速单边运行里程2430km,较柴油车每公里节省0.99元/公里。远程星智H8M吉冷鲜相比燃油车型,燃料节省0.6元/公里,按每天300公里运营里程计算,全年最多可节省约6.57万元;吉利星际醇氢电动客车每公里较燃油车成本节省1.39元,按公交车8年生命周期计算,一台车可节省66.6万元。不论是干线运输、城配物流还是城市公交领域,远程醇氢电动产品在多场景下均显示出显著的经济性,为商用车用户提供更优的新能源解决方案。

从制备来看,甲醇来源广泛,是生产原料最为丰富的燃料产品之一,可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开辟新的能源产业。由吉利参与建设的全球首个十万吨级绿色甲醇工厂已在安阳投产,是我国首套、全球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绿色甲醇工厂,每生产1吨绿色甲醇可消纳1.375吨二氧化碳。

远程醇氢电动再下一城

▲安阳甲醇工厂

设施方面,吉利远程围绕用户运营场景采用灵活建站模式,为实现补能无忧、续航无忧,满足商用车全场景覆盖,已建成超300家甲醇加注站,计划到2024年底建设加注站点400座以上。

获政策认可

目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其中特别提到了支持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措施,对于有计划置换新能源商用车的用户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8月11日,《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发布,甲醇加注正式纳入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此外,吉利远程多款醇氢电动商用车进入最新发布的《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六十四批)和《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八批),产品覆盖重卡、轻卡、客车等主要产品。这标志着在政策优惠、补贴、路权等各个层面,远程醇氢电动产品正式享受与纯电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同等待遇。

远程醇氢电动再下一城

作为独有的新能源商用车特色技术路线,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打造的醇氢电动技术已获国家层面认可,更经济、更高效的醇氢电动车型已经被纳入新能源汽车行列,享受绿牌路权。

综合来看,在经过市场不断验证之后,远程醇氢电动商用车在技术先进性、经济性和适用性方面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此次获得国家层面认可,将会直接加速这一创新技术在国内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推广应用,为交通运输领域的“碳中和”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