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城市能否实现碳中和?奔向零排放的竞赛

2025-07-07 09:3291830绿研所

一、突破性见解

位于丹麦中心地带的哥本哈根已踏上雄心勃勃的征程,目标是到 2025 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首都。这一目标体现在哥本哈根2025气候计划,旨在平衡城市发展与环境管理,为全球城市树立典范。然而,问题依然存在:任何城市都能真正实现碳中和吗?或者,这只是一个充满后勤和经济挑战的理想目标?

虽然向碳中和城市转型面临诸多挑战,但这一进程的成功取决于技术进步、政策创新和公民的积极参与。在探索哥本哈根转型轨迹的过程中,我们探讨全球城市格局能否效仿。

二、碳中和蓝图

哥本哈根的战略是多方面的,重点关注可再生能源、可持续交通和创新城市设计。该计划的基石之一是向可再生能源转型。该市在风力发电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海上风电场为其提供了相当一部分电力。此外,热电联产电厂采用生物质能进一步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标志着该市正在摆脱传统能源的依赖。

在绿色出行方面,哥本哈根推广自行车、公共交通和电动车。全城拥有超过546公里的自行车道,41%的通勤者骑行上班,预计2025年将达到50%。城市还积极推广电动车和共享交通服务,建设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包括全自动地铁和即将启用的轻轨系统。

能源领域中,哥本哈根大力开发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风能已占丹麦发电量的57%以上。城市的区域供热系统覆盖了98%的建筑,以生物质为主要能源。著名的阿迈厄岛巴克垃圾焚烧厂(CopenHill)每年处理44万吨垃圾,为城市提供电力和热能,并融合滑雪场、攀岩墙等休闲设施,成为全球绿色能源项目的典范。

在城市规划上,哥本哈根实施严格的生态建筑标准,鼓励太阳能利用、绿色屋顶和智能家居技术。诺德哈文区成为典范项目,融合步行社区、循环经济建筑和智能废物管理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方位整合。

市民参与是哥本哈根成功的重要因素。数字平台和社区活动提升居民参与决策的积极性,使环保观念融入日常生活。UN17村项目结合了社区共享空间和可持续建筑,展示了居民如何共同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智能电网技术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耗,确保剩余的可再生能源在城市范围内高效分配。

尽管做出了巨大努力,实现真正的碳中和仍是一项挑战。哥本哈根的计划依赖于政策执行、国际合作和技术创新的强有力结合。此外,正在进行的净零建筑、分散式能源生产和碳封存策略研究对于填补现有空白至关重要。

城市能否实现碳中和?奔向零排放的竞赛

三、走向中立的挑战

尽管做出了这些努力,哥本哈根在 2025 年实现完全碳中和方面仍面临重大挑战。《世界报》报道,哥本哈根自2005年以来已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75%,并计划到2025年减少80%。然而,交通仍然是一个重大障碍,道路交通排放落后于其他部门。

尽管哥本哈根增加了可再生能源生产、废物管理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广泛的自行车道,但自行车的使用量仍然与汽车使用量存在竞争。 

此外,作为该城市战略关键组成部分的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的实施也遇到了障碍。据《气候变化新闻》报道,哥本哈根的CCS计划因资金不足而受阻,使其能否实现2025年的目标令人生疑。此外,尽管生物质能被认为是比煤炭更清洁的替代品,但批评人士认为,它仍然会导致森林砍伐和空气污染,使其在碳中和战略中的作用备受争议。

四、全球视角:其他城市能否效仿?

哥本哈根模式提供了一个基准,但它对其他经济、政治和地理条件各异的城市有多大的适用性?阿姆斯特丹、新加坡和温哥华等城市都宣布了类似的目标,并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战略。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实施了积极的循环经济战略 ,优先考虑减少废物、材料再利用和本地可再生能源生产。该市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原材料消耗减少50%,展现出超越碳补偿的综合可持续发展方法。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城市国家,它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利用技术和政策干预来实现经济脱碳。新加坡2030绿色计划强调推广电动汽车、建立碳定价机制以及扩大城市绿地以抵消排放。 

温哥华经常被认为是北美最具可持续性的城市之一,它承诺到 2050 年实现 100% 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根据温哥华气候紧急行动计划,该市的建筑行业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严格的能源法规要求所有新建筑到 2030 年都实现接近零排放。

五、碳中和的经济学

向碳中和城市转型不仅是一个环境目标,更是一项经济挑战。改造基础设施、投资可再生能源和改造交通系统相关的前期成本可能高得令人望而却步。哥本哈根实现碳中和的预计成本超过40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公共投资和私营部门的参与。

然而,长期经济效益显而易见。根据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投资低碳基础设施的城市能够增强抵御经济冲击的能力,改善公共卫生状况,并增强对绿色企业的吸引力。而不作为的代价——体现在极端天气事件、海平面上升和空气质量恶化——可能远远超过积极主动的可持续发展举措的代价。

六、未来之路

随着气候危机的加剧,城市中心必须直面脱碳的现实。像哥本哈根这样的城市提供了路线图,但迈向净零排放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资金、技术进步和政治因素的复杂性,要求城市不断重新评估战略和目标。

城市可持续发展专家 Lars Sørensen 教授表示丹麦技术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专家拉尔斯·索伦森教授认为,实现城市碳中和是可能的,但需要“政治意愿、持续的财政投入以及公众对可持续实践的参与”。这场运动的成功将取决于城市能否在未来几十年内扩大并维持这些努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致力于积极的脱碳战略,哥本哈根的案例研究既是激励,也是警示。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私营部门必须携手合作,克服障碍,建立适用于不同城市环境的碳中和框架。无论到2025年能否实现完全碳中和,哥本哈根雄心勃勃的计划都证明了,当城市将政策、技术和公民参与协调一致,以实现共同的环境目标时,将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

尽管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依然崎岖,但哥本哈根的进展——尽管不完整——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提供了重要的见解。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