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液流电池赛道持续火热

2025-07-14 16:1391780中国能源报

近日,新疆吉木萨尔北庭100万千瓦+20万千瓦/100万千瓦时全钒液流储能一体化项目主体工程完工。该项目装机容量1000兆瓦,储能规模100万千瓦时,储能时长5小时。

随着长时储能发展趋势逐渐明朗,具备大容量、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等性能优势的液流电池也愈发受到关注,迎来发展风口。在业内人士看来,液流电池作为极具潜力的长时储能技术,未来有望在提升电力系统应对能源供应风险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乘长时储能“东风”

近年来,在可再生能源比重日益增大的背景下,长时储能需求不断攀升。据了解,长时储能一般指可以实现持续4小时以上充放电循环的储能系统。相较于短时储能,长时储能系统可以更好实现电力平移,将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电力转移到电力需求高峰时段,起到平衡电力系统、规模化储存电力作用。

截至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已发布多项政策,推动长时储能发展与应用。今年2月,国家能源局印发《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强化能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新型储能等技术特别是长时储能技术创新攻关和前瞻性布局。

同样在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到,适度超前布局氢储能等超长时储能技术,鼓励结合应用需求开发多类型混合储能技术,支持新体系电池、智能电池、储热储冷及新型物理储能等前瞻技术基础研究。

电池技术创新是推动长时储能系统发展的关键要素。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锂离子电池储能仍占据主流,但全钒液流电池由于不受地理等条件限制,建设地点较为灵活,且具备良好的本征安全性、技术适合性和经济性潜力,普遍被业内视为长时储能领域的有力竞争者。

中信证券此前发布的研报指出,在储能领域,尤其是储能需求量较大的长时储能领域,能量密度并不是考虑的首要因素,而是要考虑循环寿命、安全性、可靠性等。从循环次数来看,全钒液流电池循环次数大于1万次,而锂电池中的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循环次数分别为6000次和3000次,远低于全钒液流电池。

多渠道发力降本

基于液流电池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已有多家企业布局该赛道并加速提升产能。例如,近日大连融科储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生产线项目(一期)投产。据了解,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生产线项目(一期)总投资4亿元,建设年产1.5吉瓦时钒电解液、钒电解液晶体生产线。项目于2023年7月开工建设,今年3月完成设备调试,目前已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

3月,中钠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定边中钠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榆林市政府、产业链合作伙伴签署协议,启动总投资9.7亿元的“500兆瓦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制造项目”;1月,总投资80.8亿元的周口市液流电池全产业链综合基地项目开工,该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后,预计年产值达172.6亿元。

在国内液流电池储能项目中,液流电池储能时长基本在4小时以上,部分项目储能时长达6小时。整体来看,在产业多方推动下,我国液流电池储能市场正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不过,与锂电池相比,液流电池储能目前仍处于项目示范阶段,较高的初始投资成本制约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电解液在全钒液流储能系统总成本中占比较高,是降本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提升电解液利用率等关键技术能够降低系统成本。

“钒电解液成本约占全钒液流电池40%左右。目前钒金属价格约15万元/吨,钒的储量相对有限,如果未来液流电池需求进一步增长,其价格仍有增长的可能性。”一位储能行业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进一步完善液流电池价格机制,并推动产业链协同,通过标准化与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

商业化前景可期

相关资料显示,2024年国内全钒液流电池系统价格降至每瓦时2.1至2.3元。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预计,随着液流电池企业扩大钒资源开发利用,并研发新型低成本电堆关键材料,同时,采用新工艺和设备降低钒电解液和电堆制造成本,2030年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初始投资成本有望降至每瓦时1.09元。

在受访人士看来,电力系统对长时、大容量储能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系统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将为液流电池商业化步伐注入强劲动能。

另外,也有观点指出,“长时+短时”混合储能的兴起也将带动全钒液流电池装机量。能源转型背景下,新能源发电占比的提升使能源系统波动性问题愈发突出,依靠单一储能技术无法满足未来系统平衡需求。混合储能通过互补性能强、功能多、风险分散和综合效率高等优势,能够实现“1+1>2”效果。

鑫椤资讯高级研究员龙志强告诉记者,与传统单一储能技术相比,混合储能能够综合利用多种技术优势,弥补单一技术路线局限性,且经济性更优。“液流电池等部分新型储能目前成本偏高、规模较小,通过配合锂电池一起推广,可降低系统成本。”

在受访人士看来,混合储能的发展,将为各类新型电池技术带来更多的应用空间和市场机遇,未来液流电池有望随着混合储能应用实现快速渗透。

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预测,未来5年液流电池有望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到2030年,我国液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20吉瓦,全球出货量有望达30吉瓦。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大连化物所提出锌碘单液流电池概念
近日,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李先锋研究员、张华民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锌碘单液流电池概念,实现锌碘单液流中电解液利用率达到近100%,进而大幅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能源环境科学》(Energy Environ. Sci.)上。

0评论2019-03-04254

以色列:打造储存成本度电容量 250~300 美元的液流电池
液流电池(flow battery)过去因为体积大、反应慢而在电动车、移动设备的需求上无力与锂电池竞争,近年来随着电网及能源储存逐渐兴起,液流电池

0评论2016-04-21256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及其应用”获国家二等奖
大规模、长寿命、高效率、低成本的储能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普及应用及智能电网建设所急需的核心技术。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称

0评论2016-01-11362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全钒液流电池等两项目获奖
大规模、长寿命、高效率、低成本的储能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普及应用及智能电网建设所急需的核心技术。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称

0评论2016-01-1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