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链博会·清洁能源链丨凝聚绿色发展共识 “链”动产业国际合作

2025-07-22 10:1891720环球网

7月16日—20日,以“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举办。实际参展企业数量达到1200家,现场共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0项。

本届链博会亮点纷呈、特色突出,含“新”量更大,含“绿”量更足。本届链博会首次实现全馆绿色供电,预计将减排二氧化碳1100余吨。在清洁能源链展区,以助力低碳发展为目标,展示了清洁能源从供给到消纳的全周期产业链,展现清洁能源发展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趋势,既是展示我国能源转型实践的窗口,也是凝聚国际绿色发展共识、推动产业发展与国际合作的纽带。

链博会·清洁能源链丨凝聚绿色发展共识 “链”动产业国际合作

国际嘉宾在参观第三届链博会清洁能源链展区

共同打造绿色可持续供应链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净零目标背景下,打造绿色、低碳的产业链供应链已成为时代所需。清洁能源供应链优化和重塑,对包括龙头企业在内的中国能源企业来说,既是战略布局,也是具体实践。

在第三届链博会清洁能源主题活动上,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张少峰介绍,东方电气将中国的清洁能源技术与解决方案带向世界舞台,也成功带动了超过17000家的供应商扬帆出海。东方电气优化全球资源配置,高效协同境外近1000家优质的供应商,共促全球的绿色转型。截至目前,东方电气已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超过1亿千瓦时的发电设备,超过600多台套的油气钻探设备。

通过强化融通带动、链接内外的作用,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商业化发展。“中国石化全力担当氢能产业链链长,与国内近50家企业签订氢能合作协议,与32家国企、民企组成了创新联合体,共同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中国石化副总经理万涛介绍,在产业链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与2020年相比,我国氢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及加氢站核心装备造价降低一半,电解槽供应商由最初的几家发展到目前的百余家,碱性、PEM及AEM等各种电解槽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其中碱性电解槽单槽规模从1000标立提升至5000标立,制造成本下降30%以上。

当前,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引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中国贸促会同与会全球工商界代表共同发出“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北京倡议”,其中强调,打造绿色可持续供应链。全球工商界要加速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协同推进民生福祉改善和气候治理,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多边环境协议,避免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名采取歧视性绿色经济政策;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采用环保技术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努力推动在农业、能源等重点领域运用、传播绿色技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保护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同时有序推进新能源产业链合作,全面提升各国企业绿色电力消费水平,加强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碳捕集利用、绿色燃料等方面技术交流,推动绿证规则和标准互认,构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模式。

中国清洁能源产品闪耀全球舞台

以技术创新筑强清洁能源的供应链,能源装备是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引擎,其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能源转型的速度和质量,唯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才能构建安全韧性、高效低碳的全球能源供应链,为各国提供适配性更强的零碳的解决方案。

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风电光伏单机容量和光伏组件转换效率领先世界,全球80%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关键零部件都由中国生产制造,成为全球清洁能源产供链的稳定器。

“中国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方面集人力、土地、资源与成熟制造体系于一体,具备完整的生产生态系统,这正是实现电解槽、风机与光伏组件大规模供应、迈向净零排放所需的重要基础。对此,我印象深刻,深感震撼。这有助于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在全球舞台上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和竞争力,特别是在欧洲。”TÜV南德意志集团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执行副总裁拉普·索尔(LappThore)对记者表示。

链博会·清洁能源链丨凝聚绿色发展共识 “链”动产业国际合作

TÜV南德意志集团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执行副总裁拉普·索尔(LappThore)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共生共赢态势不可阻挡

随着其供应链的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清洁能源行业一系列全球性挑战随之而来。拉普·索尔坦言:“当前的清洁能源市场面临着重大挑战,特别是在技术标准化和全球合作方面。”

技术标准不统一是首要挑战。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的清洁能源技术标准差异较大,这导致企业在采用清洁能源技术时效率低下。拉普·索尔说:“不同的法规和认证造成了市场碎片化,也为‘漂绿’打开了大门,破坏了市场的信任和信誉。”例如,在风力发电设备的认证上,各国标准不同,企业需要进行多次不同标准的测试和认证,增加了大量成本和时间。

另一个挑战是市场需要强有力的国际合作。开放包容、互动协作,是推动能源转型,打造安全高效清洁能源供应链的重要保障。拉普·索尔强调:“强有力的伙伴关系和全球政策、法规和标准的一致性至关重要。”

在第三届链博会·清洁能源链专题活动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表示,在全球能源转型关键期,推动全球清洁能源供应链协同发展与国际绿电绿证互认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能源革命的务实之举。

对于如何进一步推动全球清洁能源供应链协同发展,孙正运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加强政策沟通协调,各国应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认识其重要意义,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二是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鼓励企业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等全产业链加强合作,构筑安全稳定、互利共赢的体系;三是推动绿色贸易投资,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平台建设,鼓励第三方市场合作;四是强化技术创新合作,共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大投入并加强人才培养交流;五是推进国际绿电绿证互认,加快标准制定和互认,建立健全交易机制,鼓励企业参与交易。

展望未来,全球产供链深度融合、各国企业共生共赢的态势不可阻挡。

阿拉伯农工商会总联盟秘书长哈利德·哈纳菲表示:“中国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方面有着引领世界的技术,我们有巨大的合作的潜力,期待可以与中国展开越来越多的合作,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绿色、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