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半导体照明网讯 库存成烫手芋头,一把利剑插心头;古镇品质义乌价,水土不服奈若何?渠道路漫漫,专业有出路?价格大跌,遂了谁的愿?……小编将为您一一解读。
LED企业的“库存”之谜
编辑观点:囤货居奇已然过去 库存在精不在多
在物质匮乏时代,商家囤货居奇是常态,通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牟取暴利,不过其弊端也特别明显,容易催生了垄断,更容易造就腐败。进入到新时代,库存商品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市场竞争力,不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甚至乎,库存成了烫手芋头,新时代更加强调实效、讲究速度。
当前,LED迈上到发展的快车道,弯道超车成了很多企业争夺比赛主动权的现实选择,但是如果身上承载太多的货物累赘,只会延缓前进的速度,甚至会影响车行的方向,因此,对于LED企业而言,轻装上阵是获胜的有效竞争砝码。
当然,必要的库存企业还是要有所准备,以应对不可有预测的价格变化。但是目前LED灯具及原材料价格变动太大,企业库存不宜备的太多,随着LED产品渗透率的变化速度加快,产品的应用需求波动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果备战过多库存,一旦企业的周转速度不够,企业就会面临产品迭代风险,所以对于企业而言,库存在精不在多,紧跟形势快速销货才是王道!
外销型LED企业转战内销的尴尬
编辑观点:“古镇品质义乌价格” 外销转内销水土不服
外销转内销,成为当今照明产业的一大趋势。一方面,全球经济不景气,海外消费信心与消费力的不足使得今年出口市场不好做,商务部预计今年下半年中国的外贸形势或更加充满挑战,众多出口企业将目光转向内销市场。另一方面,国内节能产业的蓬勃发展,众企业欲分食大蛋糕,跃跃欲试。
而外销LED企业转战内销,困难重重,似乎大家走着不一样的道路。所遭遇的形形色色的问题,难免让外销型企业束手无措,茫然无助。
在外销市场,大家看中的是品质与设计,价格似乎不是最重要的。品质优秀的企业产品,永远不愁销路。而进入国内市场,“古镇品质、义乌价格”使企业完全看不懂与不屑一顾,最终损失惨重。“我们是做大单的,一个单几千几万个,但国内的小单就几百个,没钱赚,不知道该不该做?”有外销企业负责人直言很苦恼“内销市场上的小订单”。

- 市场监管总局:对储能电池等企业、产业实施精准帮扶
0评论2025-07-25

- 2025年1-6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4.8% 跨省跨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18.2%
0评论2025-07-24

- 政策春风带动算力“向绿而行” 上市公司竞逐“绿电+算力”融合赛道
0评论2025-07-24

- 专家谈 | 电力市场加速互联互通 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0评论2025-07-23

- 全国碳市场四年总成交额超462亿元,扩围后覆盖全国六成碳排
0评论2025-07-22

- 山东率先实现独立储能以“报量报价”的方式参与现货市场
0评论2025-07-21

- 政策引导光伏供需优化,“反内卷”激活市场信心
0评论2025-07-21

- 美国能源企业欲趁制裁解除抢占叙利亚市场
0评论2025-07-21

- 重磅!《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发布
0评论2025-07-18

- 累计成交突破6.7亿吨
0评论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