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台用绿光材料发出蓝光 成功延长OLED寿命

2015-11-16 09:094100LED在线

白光是照明技术的明日之星,美国能源部(DOE)预测在2020年,OLED照明的成本、效率与寿命指标将与LED无分轩轾!但是目前产业却遭遇有机发光蓝光磷材料的寿命太短的困境。

台工研院研发“OLED表面电浆耦合增益技术”,将绿光材料的发光频谱转换为蓝光,突破有机蓝色发光材料寿命太短的瓶颈。 (所有图片来源:工研院)

OLED发光层主要由红色萤光材料、绿光材料以及蓝光磷材料三者混合成白光,其中一种材料的寿命衰减,就会让整颗OLED失效,如何克服材料寿命不一,成为产业的挑战难题。

台工研院“蓝光一现”的解决之道,也就是不使用任何蓝光材料,而是以技术让绿光材料成为蓝光来源,从而开发出OLED表面电浆耦合增益技术PCOLED (Plasmon-Coupled Organic LED)。

当初台工研院是在进行绿光材料的发光结构实验时,发现绿光材料居然发出了不可能的蓝光,让工研院开启了新的研究方向,后来利用物理思维,设计绿光材料的特殊结构,不断调整参数,终于找出并归纳出当初绿光材料发出蓝光的原因及方法。

最后利用DML结构产生平面型电浆耦合效应(Plasmon-Coupled),能将绿光材料的发光频谱转换为蓝光,白光OLED就能利用绿光材料来取代传统蓝光材料层,不但寿命太短的问题得以解决,甚至比传统OLED延长达20倍之多。

在效率方面,透过持续研发及元件优化,DML蓝光发光效率已能超越现有蓝光萤光材料及大部分已知蓝光磷光材料的水准,可达到35cd/A。OLED DML 白光技术经过验证后,可发出演色性(CRI)达77、色温2039 K的白光,能被用做室内照明使用,且工研院已成功点亮10 cmx10 cm大面积白光模组。

目前工研院团队已就相关技术于台湾地区、德国、美国及中国大陆申请专利,并已与民间业者合作,进一步掌握OLED关键材料以及制程技术,向产业化迈进。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电解水制氢有了长寿命廉价催化剂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韩洪宪研究员和李灿院士团队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合作,研发出一种可在强酸条件下长寿命电催化分解水的廉价电催化剂,并有望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中应用。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

0评论2019-04-02234

Saft公司部署10MW锂电池储能系统 预计工作寿命为20年
日前据悉,电池和储能系统制造商Saft公司证实了本月早些时候当地媒体报道的其百慕大储能项目的进展情况。

0评论2019-03-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