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部于2007年9月29日发布了《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点对点短消息业务计费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等50项推荐性通信行业标准,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各标准的名称、编号如下:
一、《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点对点短消息业务计费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编号为YD/T1684-2007;
二、《800MHz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智能网网管接口》,编号为YD/T 1685.1-2007;
三、《800MHz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第2部分:短信设备网管接口》,编号为YD/T 1685.2-2007;
四、《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3部分:多媒体消息终端》,编号为YD/T 1533.3-2007;
五、《IP电话终端设备语音质量及传输性能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编号为YD/T 1686-2007;
六、《光通信用高速半导体激光器组件技术条件 第1部分:2.5Gb/s致冷型直接调制半导体激光器组件》,编号为YD/T 1687.1-2007;
七、《光通信用高速半导体激光器组件技术条件 第2部分:2.5Gb/s无致冷型直接调制半导体激光器组件》,编号为YD/T 1687.2-2007;
八、《XPON光收发合一模块技术条件 第1部分:用于APON(BPON)光线路终端/光网络单元(OLT/ONU)的光收发合一光模块》,编号为YD/T 1688.1-2007;
九、《接入网用单纤双向三端口光收发一体模块技术条件 第2部分:用于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光网络单元(ONU)的单纤双向三端口光收发一体模块》,编号为YD/T 1526.2-2007;
十、《光纤活动连接器 第4部分:FC型》,编号为YD/T 1272.4-2007,代替YD/T 826-1996和YD/T 896-1997;
十一、《机械式光开关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编号为YD/T 1689-2007;
十二、《通信电缆——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皱纹铜管外导体漏泄同轴电缆》,编号为YD/T 1120-2007,代替YD/T 1120-2001;
十三、《通信电缆光缆用金属塑料复合带 第1部分:总则》,编号为YD/T 723.1-2007,代替YD/T 723.1-1994;
十四、《通信电缆光缆用金属塑料复合带 第2部分:铝塑复合带》,编号为YD/T 723.2-2007,代替YD/T 723.2-1994;
十五、《通信电缆光缆用金属塑料复合带 第3部分:钢塑复合带》,编号为YD/T 723.3-2007,代替YD/T 723.3-1994;
十六、《通信电缆光缆用金属塑料复合带 第4部分:铜塑复合带》,编号为YD/T 723.4-2007;
十七、《通信电缆光缆用金属塑料复合带 第5部分:金属塑料复合箔》,编号为YD/T 723.5-2007;
十八、《电信设备内部电磁发射诊断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150kHz~1GHz)第1部分:通用条件和定义》,编号为YD/T 1690.1-2007;
十九、《电信设备内部电磁发射诊断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150kHz~1GHz)第2部分:辐射发射测量 TEM小室和宽带TEM小室方法》,编号为YD/T 1690.2-2007;
二十、《电信设备内部电磁发射诊断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150kHz~1GHz)第3部分:辐射发射测量 外表扫描方法》,编号为YD/T 1690.3-2007;
二十一、《电信设备内部电磁发射诊断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150kHz~1GHz)第4部分:传导发射测量 1Ω/150Ω直接耦合方法》,编号为YD/T 1690.4-2007;
二十二、《电信设备内部电磁发射诊断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150kHz~1GHz)第5部分:传导发射测量 法拉第笼方法》,编号为YD/T 1690.5-2007;
二十三、《电信设备内部电磁发射诊断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150kHz~1GHz)第6部分:传导发射测量 磁场探头方法》,编号为YD/T 1690.6-2007;
二十四、《具有内容交换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设备技术要求》,编号为YD/T 1691-2007;
二十五、《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编号为YD/T 1141-2007,代替YD/T 1141-2001;
二十六、《以太网交换机集群管理技术要求》,编号为YD/T 1692-2007;
二十七、《基于光纤通道的IP存储交换机技术要求》,编号为YD/T 1693-2007;
二十八、《以太网运行和维护技术要求》,编号为YD/T 1694-2007;
二十九、《IPTV对接入网络的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编号为YD/T 1695-2007;
三十、《机顶盒与IPTV业务平台接口技术要求》,编号为YD/T 1696-2007;
三十一、《IPTV内容运营平台与业务运营平台接口技术要求》,编号为YD/T 1697-2007;
三十二、《IPv6网络设备技术要求——具有IPv6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编号为YD/T 1698-2007;
三十三、《移动终端信息安全技术要求》,编号为YD/T 1699-2007;
三十四、《移动终端信息安全测试方法》,编号为YD/T 1700-2007;
三十五、《H.323网络安全技术要求》,编号为YD/T 1701-2007;
三十六、《公众IP网络可靠性IP快速重路由技术框架》,编号为YD/T 1702-2007;
三十七、《电信级IP QoS体系架构》,编号为YD/T 1703-2007;
三十八、《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网络智能化总体技术要求》,编号为YD/T 1704-2007;
三十九、《接入网技术要求——数字用户线(DSL)系统承载话音(VoDSL)》,编号为YD/T 1705-2007;
四十、《接入网技术要求——数字用户线(DSL)系统承载宽带业务》,编号为YD/T 1706-2007;
四十一、《软交换设备测试方法》,编号为YD/T 1435-2007,代替YD/T 1435-2006;
四十二、《防火墙设备测试方法》,编号为YD/T 1707-2007;
四十三、《开放业务接入PARLAY网关设备技术要求》,编号为YD/T 1708-2007;
四十四、《仿真端到端伪线技术要求》,编号为YD/T 1709-2007;
四十五、《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智能天线 第1部分:天线》,编号为YD/T 1710.1-2007;
四十六、《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编号为YD/T 1711-2007;
四十七、《中小型电信机房环境要求》,编号为YD/T 1712-2007;
四十八、《总配线架(MDF)强电入侵告警系统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编号为YD/T 1713-2007;
四十九、《密集波分复用光配线架》,编号为YD/T 1714-2007;
五十、《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布蓄电池》,编号为YD/T 1715-2007。
氮氧化物的危害及检测
氮氧化物(NOx),空气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等,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 NOx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烧的产物(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燃烧排放的NOx);其次是来自生产或使用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尾气。
0评论2019-03-21565
浅谈节能建材检测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建筑节能主要通过减少建筑物冬季失热量和夏季得热量来实现,主要途径是:减小建筑物外表面积和加强同护结构保温,以减少传热耗热量:提高门窗的气密性,以减少空气渗透耗热量。常用建筑节能材料包括以下几种:
0评论2015-08-20536
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及理论发展趋势
机器视觉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利用光机电一体化的手段使机器具有视觉的功能。将机器视觉引入检测领域,可以在很多场合实现在线高精度高速测量。同时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理论也一步步的发展壮大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0评论2015-07-13449
经检测认证知悉LED照明设计和元器件的选型
在近期举办的LED 产业高峰论坛上,电子元件技术网访谈了聂鹏翔先生,LED节能灯,分享了对目前LED市场发展的看法;电子产品检测和认证对产品质
0评论2014-10-23318
当前主流交通流量检测系统技术特点比较
三种检测技术的优劣势比较 1、基于线圈技术 原理:以金属环形线圈埋设于路面下,利用车辆经过线圈区域时因车身铁材料所造成的电感量的变
0评论2014-08-09484
无线磁映像技术车辆检测器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无线磁映像技术车辆检测器是运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研制的长寿命、低功耗、多用途、高性价比、多信息传感器。该车辆检测器有着非常明显的技术
0评论2014-08-09328
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污染申报检测机构管理办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范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污染申报检测工作,我局制定
0评论2014-08-06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