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燃气催化燃烧技术

2014-07-03 10:214060中国节能网

  催化燃烧概念

 

  催化燃烧是燃料在催化剂表面进行的完全氧化反应。 在催化燃烧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形成低能量的表面自由基,生成振动激发态产物,并以红外辐射方式释放出能量;在反应完全进行的同时,通过催化剂的选择性来有效地抑制生成有毒有害物质的副反应发生,基本上不产生或很少产生NOx、CO和HC等污染物。


  催化燃烧分为低温催化燃烧(<600℃)、中温催化燃烧(600-1000℃)和高温催化燃烧(>1000℃)。


  低温催化燃烧:废气净化、低温干燥。


  中温催化燃烧:家用燃气具、室内室外供热取暖。
 

  高温催化燃烧:飞机发动机、天然气发电、工业锅炉、高温炉窑。

 

  稀土催化燃烧技术背景


  1. 稀土催化燃烧技术的研究属科技部973计划项目。


  2. 稀土催化燃烧器的研究开发被列为国家重点技术创新计划项目,国家拨款150万元。


  3. 技术依托于四川大学催化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稀土催化燃烧技术核心


  1. 高效节能技术、低CO控制技术、低NOx控制技术、低噪声控制技术。


  2. 高性能储氧材料、高温高比表面材料、整体式燃烧催化剂等几大国际领先的专利技术。


  3. 与我们的燃烧催化剂相匹配的特殊陶瓷载体和催化剂涂敷技术。


  4. 整体式燃烧催化剂——低廉的价格和“贵族技术”的民用化:不仅具有与贵金属燃烧催化剂同等优良的低温活性,还表现出比贵金属燃烧催化剂更加优良的抗毒、抗水、抗结碳、抗高温烧结等性能。

 

  燃气催化燃烧技术特点

 

  1. 高效节能技术


  高活性的整体式燃烧催化剂改变了燃烧反应的能量释放方式,燃烧能量完全以红外辐射方式释放,从而避免了由可见光造成的能量损失,使燃气燃烧的能量得到最充分和最有效的利用。


  通过降低维持燃烧反应所需要的反应温度,节省燃烧反应本身对燃料燃烧能量的消耗。


  与传统火焰燃烧比较,催化燃烧技术可节能20%以上。

 

  2. 低CO控制技术
 

  高性能稀土储氧材料的储氧能力达到700umol/g,此性能优于法国罗迪亚公司的储氧材料产品,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储氧材料具有在富氧条件下储存氧而在贫氧条件下释放氧的双效功能,其应用于稀土催化燃烧器能为燃烧反应提供充分的表面吸附氧以确保燃烧反应完全,从而使HC和CO排放降至最低。

 

  3. 低NOx控制技术


  我们采用了高选择性燃烧催化剂,使燃烧反应过程严格按照设计来进行。

 

  反应物自由基在催化剂表面引发,使燃烧反应被控制在催化剂表面进行,通过控制燃烧反应所需的能量来确保空气中的N2不能与O2发生反应,因此催化燃烧将烟气中的NOx排放量减至最低。

 

  4. 低噪声控制技术


  高性能稀土储氧材料和高温高比表面材料确保燃烧反应在燃烧催化剂表面进行,催化燃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红外辐射燃烧和无焰燃烧,从而彻底消除了火焰燃烧造成的强气流噪声。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燃气热水器使用技巧节能方法妙招和办法
1、生活用水的温度设定不宜超过50℃,人们冬天洗澡的水温一般在42℃左右,而夏天在37℃左右,而快速燃气热水器的防结垢特性也决定了当生活用水

0评论2016-10-08720

燃气锅炉供热节能环保几大技术分析与总结
近十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随着工业的发展,燃气锅炉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目前,我国正处于能源结构调整阶段。开发和利用天然气已成

0评论2016-08-23653

燃气锅炉排烟余热回收技术研究
以煤炭作为主要燃料的工业锅炉仍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天然气工业的迅速发展,以此种清洁能源为燃料的锅炉将会逐渐增多。与燃煤相比,燃烧天然

0评论2016-01-07583

燃气机热泵机组供暖计算与分析
本文所讨论的燃气机热泵原理和系统循环过程,该燃气机热泵属空气-水热泵机组,可进行供暖和制冷循环。

0评论2015-08-27651

生物质燃气急需建立标准体系
生物质废物清洁燃气化技术不仅能产出清洁能源——生物天然气,还能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及二氧化碳的减排。

0评论2015-08-03552

燃气集中供热和燃气供热节能效果分析
我国在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中,煤的比例占70%以上。全世界只有4个国家(朝鲜、南非、波兰和中国)能达到如此比例。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和热源造成了

0评论2014-08-18385

全预混燃气燃烧技术
一、技术名称:全预混燃气燃烧技术二、适用范围:通用于工业燃烧加热工序三、与该节能技术相关生产环节的能耗现状:素烧窑流量改造前天然气平

0评论2014-08-1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