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国外“海绵城市”设计实例: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水环境设计

2016-02-03 08:243700景观中国网

甲方:柏林市政府,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

设计时间:1994~1998年

完成时间:1998年

设计单位:戴水道设计

设计规模:1.3公顷

所在国家:德国

作品地址:柏林

获奖情况:2011年DGNB可持续城市区域设计银奖

标志性的波茨坦广场承载着东、西柏林分裂而遗留的历史创伤。如薄沙般浅浅的流动台阶在微风拂动下,形成波光粼粼的韵律表面,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亲水、戏水乐趣。此城市水环境设计使得波茨坦广场成为柏林著名的游览场所之一,并在建成十余年之后收获德国DGNB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可持续城市区域设计银奖。

人们对于建成后的波茨坦广场期望很大,不过这一处曾经作为欧洲最宏伟建筑场地的环境却极为复杂。需求主要存在于2个方面:人们不仅希望这里是工作的场所,同时也希望这里是他们能够进行休闲活动的地方。需要建造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空间,尽管这在高楼林立的公司总部建筑的笼罩之下显得有些困难。加上这个项目高标准的生态设计要求,更加凸显出所遇到的问题:十分有限的休闲娱乐场地空间提供,这也约束了所有的设计需求和意愿。什么样的开放空间规划策略、什么样的设计主题能够在大量使用者与城市设计之间达成平衡,并最终满足严格生态标准的设计要求?

自柏林墙被推倒之后,赫伯特•德赖赛特尔即与一队英德规划团队一起参与了波茨坦广场的设计。而水作为广场开放空间主要元素的设计主题自初始阶段即受到参议院和投资方的认可。首先,以水作为设计主题所能够营造出的所有可能性捕获了他们的想象力,其次这样进行设计满足生态标准的潜力也激起了他们的兴趣。以雨水作为如厕冲水和灌溉绿色空间的建议符合了这种需求。同时,也可以采用地下水箱收集雨水、补给包含一个广场北侧的狭小湖体、广场上大面积主体水体以及南部水面。另外,这样的设计提供了建造阶段不降低地下水位、且能够适当收集建筑体滑落雨水、填充附近运河(Landwehrkanal)的可行性。

应用复杂的计算机模拟进行预测,在十年间运河仅三次吸纳暴雨时增加的降水量,这样的预测是基于未封闭地块大概的排水指数。为了确保这样的情况,系统需要具备足够的缓冲能力。首先,通过设置5个能够容纳2600立方水量的地下水箱,其中900立方被留作备用以应对强降雨量。另外,在常水位与高水位之间,设计中的主体水面能够提供15厘米高度的水量存留,这样便提供了1300立方的缓冲蓄水能力。一个关键的特征是主体水面经过沉淀后,水质自然分层,也因此获取了下部浑浊层之上的清水资源。水体中的固态物质首先在地下水箱中沉淀,之后通过南部和主体水面岸边的水管留出,经过生态净化群落,在那里水质得到生物性和化学性的净化。

如果需要,也会使用工程过滤手段移除夏季水面上漂浮的藻类。在玛琳•黛德丽广场(Marlene-Dietrich-Platz)水体以复杂多变的形式流向广场的最低点。水体自主体部分向流动阶梯滑行,在此处具有韵律感的波形结构被创造出来。细部设计精确至厘米,由全比例的模型制作而成。之后毗邻广场,水体从两侧缓缓移动,穿过线形水阶,清晰地与建筑体形态呼应。最终,水流从北部水体出发,流入一个狭窄的水渠。该项目被设置了极其复杂的设计标准,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DaimlerChrysler)的代表卡尔海因茨•博恩(Karlheinz Bohn)在波茨坦广场开放之后恰当地指出了“正如这一设计概念带给我们所有人迷人的景致,我们也能够非常清楚地看到如果建造人工的大水面,则需要高能耗的技术干预和化学添加物的使用。”这一设计的结果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说服,因它的实施,水质保持很好,对于降雨也具备一定的缓冲能力,同时能够节约建筑物内部的净水消耗量。用设计语言来讲,这一处具有城市水敏特征的设计赋予了波茨坦广场开放空间独特的魅力!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