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答记者提问的重点内容整理如下:
1 打赢蓝天保卫战要有主攻阵地、主攻方向和突破点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计划有哪些具体的措施?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表示,在具体措施方面,有主攻阵地、主攻方向和突破点,主攻阵地就是以京津冀及周边等重点区域,这些地方污染比较重;主攻方向就是着重是解决产业结构问题、能源结构问题、交通结构的问题;突破点就是联防联控,重点解决重污染天气,因为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就是重污染天气。“重污染天气应对在京津冀已经实现了重大突破,大幅减少了持续时间较长的重污染过程,联防联取得实效,其他很多地区还没有这种联防联控。”刘炳江表示,要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度,完善重污染应急启动标准。
2 京津冀、长三角近5年PM2.5年均浓度降幅中,“人努力”贡献占80%以上,“天帮忙”贡献占20%以下
近几年空气质量大幅好转,几分靠天,几分靠人?对此,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介绍,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地区,来自气象、环境、能源等多个领域的院士、专家最近开展了空气质量改善的气象因素影响定量分析,模型分析表明:相对于2013年,2017年因为气象条件略有转好,可以导致PM2.5在京津冀下降5%,在长三角下降7%。但从实际监测数据来看,这五年京津冀下降了39.6%,长三角下降了34.3%。按照这两个数据来看的话,这两个重点区域在最近五年降幅当中,人努力占了80%以上,而天帮忙在20%以下。
3 2017年的空气质量改善,也是基于前几年一系列减排工程
2017年初跨年霾时大家觉得大气治理目标很难完成,但最后却完成了,这一年采取了哪些措施? 对此,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表示,跨年霾发生后,大家治霾的信心受到了影响,辛辛苦苦的四年,结果在收官之年,一开始就出现了大幅污染反弹。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出台了一个行动方案和一个秋冬季攻坚方案。对散乱污企业、燃煤污染、机动车污染、扬尘污染、错峰生产、重污染天气应对都做了部署,并在执行过程中狠抓“落实”,探索出来一条怎么打好污染攻坚战的路子。刘炳江说,大家感觉到2017年治理力度大,效果好,这里还想给大家说的是,空气质量的改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日积月累的效果。精准治霾、靶向施措、科学应对,也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探索过程。2017年的空气质量改善,也是基于前几年一系列减排工程。
4 将制定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一市一策”的三年作战计划
环保部启动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进展情况如何?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表示,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启动后,成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建立近1500名优秀科学家和一线科技工作者组成的攻关队伍,成立28个跟踪研究工作组,500名科研人员深入“2+26”城市一线进行长期驻点研究和技术指导。贺克斌表示,目前针对“2+26”的城市,通过统一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模式建立了城市一级,并且精确到区县一级精细化的污染源排放清单。“根据下一步工作安排,我们将全面深入实施攻关项目,指导'2+26'城市制定“一市一策”的三年作战计划,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贺克斌说。
5 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中占比已达三分之一左右
中国垃圾处理过程产生的大气污染和中国的汽车尾气污染哪个更严重? 对此,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表示,中国的机动车现在每年增加近3000万辆,而且持续增长,氮氧化物和VOC的排放都是比较大的。其中,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在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中的占比目前已达三分之一左右。而垃圾焚烧厂,全国一共有278个,679个焚烧炉。目前, 278个焚烧厂都装上了自动在线监测装置,全部与环保部门实现联网。到任何垃圾焚烧厂,都能看到有个大屏幕放在那儿,排放浓度、达标不达标情况都可以看到。
6 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超额完成双降15%目标
攻坚行动要求“2+26”城市在今年3月底前实现PM2.5平均浓度要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15%以上,目前效果如何?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介绍说,第一个目标是PM2.5浓度下降15%,从最新的数据看,到目前为止不仅仅是下降了15%,“2+26”城市中下降百分之二三十的都有。第二个目标,重污染天气下降更喜人,严重污染天从2017年10月1日到现在平均每个城市只有2天,而上一采暖季同期是平均9天,重度污染天上一采暖季平均是27天,现在是10天,这两个比例更远远超过15%,所以效果是不错的。
7 最好的长效机制就是依法办事
去年,环保部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环境执法行动,但也有人担心这种执法不能持久,如何才能建立环境执法长效机制?对此,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最好的长效机制就是依法办事。他说,2017年,环境保护部启动了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强化督查工作。可以说,强化督查正是新环保法长出的“钢牙利齿”,新环保法赋予环境执法的权力和手段在强化督查过程中得到比较充分的运用,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对打击违法排污、改善空气质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督查不是‘运动式’,更不是‘一阵风’,它本身就是长效机制的具体体现。”刘友宾表示,强化督查积累的有益经验,可复制,可推广,相信在今后的环境执法中这些好的做法一定能够得到继续推行,用环境执法新常态促成环境守法新常态。
8 “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还将进一步向全国推广
为治理空气污染,环保部组织大规模督查执法活动,效果很好,但是民间有一些说法认为,一些企业停产限产遭受的经济损失过大,如何平衡治理污染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此,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表示,大家感觉到2017年是环保执法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清理整顿“散乱污”企业力度最大的一年。在如此大的执法力度下,中国宏观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表现统计局的数据一目了然:主要工业产品实物产量、企业利润率都是大幅度增长,产能利用率明显改善。刘炳江说,环保执法打击的是违法企业,是黑色的GDP,扶植的是合法企业,是绿色的GDP。在执法过程中,肯定会对一些违法企业、不达标企业造成较大冲击,甚至关停淘汰,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历史欠账总是要还的。刘炳江表示,“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还要进一步向全国推广,请大家客观理性来看待这个问题。
9 曾专程调研汾渭平原污染 力争纳入国家重点控制区域联防联控
公众对东三省、汾渭平原的大气情况也比较关注,未来对这些区域会采取哪些大气污染防治举措?对此,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表示,东北三省主要是供热和秸秆焚烧的问题,小锅炉清理不到位,秸秆焚烧没有出路,问题的关键非常清楚。长三角是重点区域,改善也非常明显。汾渭平原是倒L型的,污染团就在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里相互传输,城市之间受影响比较明显,涉及到陕西、山西和河南三个省。许多专家在呼吁,要对其进行集中的治理。我们也专程去做了调研,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做调研。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加强研究,力争纳入到国家重点控制区域,实行联防联控。在进行未来三年蓝天保卫战的时候,一年一个战役,一个战役接一个战役,推动空气质量的不断改善。
10 环保部对未批先建项目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未批先建”两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是否纵容了“未批先建”行为?对此,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未批先建是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新环保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这些法律法规都对未批先建的违法行为作出过规定。环境保护部对未批先建行为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打击,绝不姑息。特别是近年来,结合去产能政策和强化督查行动,清理处罚了一大批未批先建项目。刘友宾表示,今后环保部将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对未批先建项目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即使未批先建违法行为两年内未被发现,对其关联的无证排放、超标排放、未履行“三同时”制度等环境违法行为严惩不贷,决不纵容。
11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已经制定,要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进入采暖季后,京津冀区域一些村庄和社区出现了天然气气量不够、来气不稳等情况,环保部对此怎么看?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说,一吨散煤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相当于一吨电煤排放的15倍以上,2016年初《大气十条》中期评估认为,散煤治理到了必须要治理的阶段。“专家一致表明,煤改气、煤改电方向是正确的,要坚定不移推下去,这是当前中国治理散煤污染最经济有效也最现实的途径。”刘炳江说,目前出现的问题更多还是统筹不够的问题,我们将在部际协调机制下加大解决力度。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已经制定,目标也非常清晰,对“2+26”城市专门提出了目标任务,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12 对于污染企业转移问题仍需要做深度分析
1月份长三角和珠三角的PM2.5浓度上升,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受气象条件影响从北方传输过来的,也有人认为是北方企业南迁导致的,请问您是否认同? 对此,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表示,京津冀确实有一些过剩的产能在限产,就是错峰生产。但是,全国看一个行业总产能的利用率,肯定各地有高有低。“我们利用环境容量进行宏观调整,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来优化布局,我觉得这是科学的。”刘炳江说,从统计数据看,全国的钢铁产量增长了3.8%,河北的产量下降了2.3%,江苏增的比较厉害。“这实际就是一种倒逼机制,当然,我们也不希望污染企业向长三角区域转移。这个问题,可能我们要做深度分析。”刘炳江说,但是对于谁传输给谁、谁吹给谁的这种思想要不得,自己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地方人民政府对本地的环境质量负责。
13 下一步可能会基于不同区域提出类似京60的PM2.5浓度绝对值目标
未来还会不会制定类似京60的PM2.5浓度目标来推动大气污染防治? 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说,京60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经验,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不在乎下降比例多少,更在乎绝对值是多少。专家也强烈建议用好绝对值目标。去年的攻坚方案也是第一次对每个城市都设立了一个年度目标,就是PM2.5浓度绝对值。下一步可能会提出一些基于不同区域的绝对值。
14 北京把机动车污染治理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是精准施策、靶向治霾
北京去年在没有采取单双号限行等措施下,大气治理仍然取得了明显成效,这是否意味着机动车污染被“夸大”了?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说,北京去年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没有单双号限行,既有几年来自身的不懈努力,也应该感谢周边“2+26”城市共同做出的贡献。北京已经从工业煤炭为主的排放,转向了以生活为主的排放,当主要矛盾变化的时候,机动车排放影响就进一步凸现出来了。多个国家级团队的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结论,那就是机动车排放是当前北京PM2.5的第一来源。北京把机动车污染治理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我认为是精准施策、靶向治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