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投资5.9亿 青岛开启智能交通新时代

2019-03-05 17:034000中国节能网
 改革开放40年来,青岛勇立潮头,敢闯敢试,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变,GDP突破万亿大关,迈入国际化大都市行列,书写了青岛辉煌,也涌现出一大批书写时代篇章的代表人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8月23日起,青岛市政协文史委、青岛新闻网联合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我与青岛共成长——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通过人物视角,彰显时代精神,为青岛改革开放的新征程汇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青岛的智能交通系统,于2014年10月1日正式启用,总投资5.9亿元,建有1个数据中心,设有信息管理、综合应用、智能管理3大平台,同时还拥有交通信号控制、交通执法、交通信息发布等8个子系统。”青岛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指挥中心主任阎冰介绍说。
如今的青岛智能交通系统,已覆盖市区45条主干道、76条次干道、49条关键支路,以及市管11条高速公路、38条国省道。岛城智能交通管理服务系统的主体框架基本建成。
投资5.9亿 青岛开启智能交通新时代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就鼓励发展智能交通。1997年,国家科技部把智能交通作为中国科技发展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协调指导小组成立,“国家智能交通体系框架研究”成为国家重点公关课题。
自打国家提出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后,青岛就积极研发起该系统。技术突破是个慢功活,经过十几年的研究,2012年,青岛智能系统正式投入建设。
“2012年,我们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对整个青岛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道路交通调查研究。城市道路交通特征、道路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车辆道路未来发展分析等我们都做过。”阎冰和同事们悉心探究后,做了份详细的青岛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规划。
规划制定好后,一期工程马上启动,投资5.9亿元,201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次年2月底,竣工验收。
一期智能交通系统建完,阎冰和同事们并未停歇,不久便开始了二期勘察调研。为保证上合峰会的顺利举办,2018年1月,青岛市又启动了城区智能交通管理服务系统二期项目建设,几个月后即投入使用。
交通违法查纠率提升近40倍 摘下国际大奖
花大手笔建起智能交通系统,效果怎么样?阎冰和同事们曾请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做过项目效果评估。
结果显示,市区整体路网平均速度提高了约9.71%,通行时间缩短约25%,高峰持续时间减少11.08%;同时,交通信息服务准确率达到90%,交通违法查纠率提升了近40倍。
“据估算,项目系统应用后,城区每年交通行车成本降低约1.12亿元。”阎冰说,“智能交通系统的建成,对改善空气质量、降低能源消耗、推动相关产业经济发展、调整相关劳动人员就业分配等均大有助益。”
智能交通系统不仅评估成效显著,还获了不少荣誉。
先不说二期工程,仅是一期工程,就摘下国际大奖:2015年9月,摘得国际智能交通科研与应用水平最高荣誉奖项之一——“2015年IEEE国际智能交通系统杰出应用奖”;次年9月,又被公安部交管局评为“2016年交通出行服务十佳创新案例”。2017年1月,再次拿下山东公安科学技术进步奖应用技术类一等奖。
多方发力 打造世界领先智能交通系统
青岛市智能交通系统尽管成效不错,但毕竟采用仅4年,比起国外积累了20余年的运行经验,青岛在交通信息服务与导航系统上,尚有不小差距。
“我们一方面借鉴国外的智能交通发展经验,另一方面也研发利用现代化信息采集技术。”建设完备的智能交通系统,如果只用国外一半的时间,那也得10年,阎冰和同事们想尽各种办法优化系统。路段固定检测器、浮动车信息采集、手机定位信息采集等,凡是能弥补交通信息采集不足的技术,他们都拿来尝试。
长远来看,青岛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需多方发力。“智能交通及其发展,实际上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应纳入信息化发展规划,而非交通部门独自发力”阎冰表示。
他们正积极研究和分析智能交通产业链中各环节的瓶颈和制约因素,创造实现青岛自主创新和产业化的体制和政策。
“GPS技术、RFID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将是今后智能交通产业化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阎冰和同事们也正在朝这几方面努力。
随着“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的成功发射,以中国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为基础的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正在迅速崛起。产业链之间分工合作,共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与国际市场相竞争的技术和产品,这与青岛智能交通整体发展相一致。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