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武汉,站上“双碳”风口

2024-07-06 09:5793330长江日报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烧柴、烧煤是常态。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绿色发展信号鲜明。

“我们必须抢抓风口、蓄势起飞。”7月5日,在2024“两湖对话”(东湖与日内瓦湖)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国际合作洽谈会上,长期从事碳中和与污染控制研究的武汉大学教授汪的华意味深长地说,绿色发展不是替补选项,而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宣示,“放眼未来,武汉大有可为”。

他坚信,依托中碳登(即中国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打造全国碳市场核心枢纽,武汉,已经站上风口。

武汉,站上“双碳”风口

2024“两湖对话”(东湖与日内瓦湖)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国际合作洽谈会现场。

湖北碳市场交易量占全国四成

千亿级碳产业加速形成

5日,武昌区中北路的中碳登大厦3楼登记结算大厅,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国碳市场的交易行情。当天,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交总量38500吨,成交均价91.16元/吨。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碳市场建设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一些企业通过自身减碳行为而拥有了一笔可以卖出的碳资产,另一些企业因为不够用而需要上市购买。企业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一个碳交易市场就形成了。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全国碳市场采用“双城”模式,交易中心位于上海,注册、登记、结算设在武汉,由中碳登负责运维。

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核心运行平台,中碳登是全国碳资产的大数据中枢,也是国家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载体。

平台运行至今,囊括了电力行业2162家企业,排放量分配额45亿吨左右,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0%,起步就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以一个年度为一个履约周期,在过去的2个履约周期内,全国共向2500余家企业分配碳排放配额超过190亿吨。按现在市场价格计算,这笔碳资产超过1.5万亿元。

全国碳市场交易日趋活跃,碳配额价格由启动时的每吨48元达到每吨90元左右。截至7月5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4.639亿吨,成交金额超过268亿元。

作为全国9个地方试点碳交易市场之一,湖北碳市场自2014年开市以来,共纳入钢铁、水泥、石化、化工等16个行业的343家企业,占第二产业产值的比重为70%。

中国能建葛洲坝水泥公司是首批进入湖北碳市场交易的企业。2014年以来,该企业通过建立生产指挥中心、能源在线管理系统、回转窑协同处置生产线、各类永磁节能电机和风机等,极大地降低了化石能源的消耗。截至2023年底,该企业单位熟料产品煤耗下降22.73%,电耗下降15.4%,碳排放强度下降10.14%。过去,该企业每年都要花费几百万元购买碳配额,现在能将富余的碳配额卖给其他企业。

2023年,湖北碳市场年度成交量跃居全国试点碳市场首位。

依托中碳登平台,湖北现已汇聚碳领域国内外头部企业100多家,初步形成了碳市场全产业链。

“两湖对话”现场,中外嘉宾估算,一个千亿级的碳产业正在武汉加速形成。

武汉,站上“双碳”风口

近日,参加“两湖对话”活动的嘉宾参观中碳登大厦内的登记结算大厅。

减排行为可“定价”

“碳金融”为企业开辟新的资产赛道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湖北积极探索创新碳金融产品,已探索出碳质押贷款、碳基金、碳众筹、碳托管等多个金融产品,帮助企业盘活碳资产。

2021年,湖北多家单位共建起湖北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609个项目申报,入库绿色项目融资总额1551.9亿元,已实现融资1067亿元。

以绿色融资拉动新质生产力,湖北绿色金融领域不断创新突破。

企业在绿色生产和绿色转型过程中,投入的绿色成本能自动生成“绿色资产”。过去,这些“绿色努力”不能量化,而现在,经过专业机构“绿色评价”,企业可据此获得利率更低、贷期更长的实实在在的绿色金融扶持。金融机构将利率优惠与企业减排目标挂钩,配合企业找出绿色经营生产的“潜在病症”,为企业提供扶本培元、强身健体的“绿色药方”。

4月16日,长利玻璃洪湖有限公司的浮法玻璃光伏面板产业链项目,获得招商银行武汉分行授予的5亿元“绿色评价”挂钩项目贷款。这是湖北签订的首笔超亿元“绿色评价”挂钩贷款。

7月4日,首批申请全国碳市场履约完成证明的4家企业,获得“全国碳市场履约完成证明”证书。这是首次颁出的全国碳市场履约完成证明。

这份证明经生态环境部同意、由中碳登为足额完成清缴履约的重点排放单位出具。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全国碳市场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也可以作为金融机构评价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水平的参考依据。企业有了这个“履约证明”,可表明已按国家要求完成配额清缴义务,“碳承诺”兑现,就能获得银行更大的支持。

湖北金庄科技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就因履约受益。4日,该公司与兴业银行宜昌分行签订了2笔2亿元的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主要用于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园区集中供热能效提升项目。这是全国首笔基于履约完成证明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协议。

武汉,站上“双碳”风口

近日,参加“两湖对话”活动的嘉宾走进东风猛士科技智慧园区,近距离感受武汉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绿色发展成就。

从零碳婚礼到零碳汉马

“碳普惠”推动全社会参与降碳

在大型企业践行碳中和之外,个人和中小企业的碳中和行为方式也被关注到,进而设计出一套碳普惠体系。

今年4月,中国银行2024武汉马拉松(简称“汉马”)赛事,经核算,共产生1528.67吨碳排放量。通过企业捐赠、“武碳江湖”小程序的个人捐献碳普惠减排量等方式,成功实现了碳中和“绿马”目标。

3月23日,武汉一对新人王锋、黎书香布置简朴婚礼现场,积极践行碳中和理念,举办了全国金融系统员工的首场碳中和婚礼。

骑个车,能获得40克碳减排量;坐一趟地铁,能获得170克碳减排量。

这些碳减排量并非空洞的数字,而是能带来实际的收益。碳减排量汇总成为个人碳账本,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激励。

也就是说,普通居民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就能够计算出一笔碳普惠减排量,相当于凭空多出一笔“钱”。这些“钱”累积在“武碳江湖”小程序的个人碳账户中,能兑换不同的商品和文创产品,下一步有望打包进入碳市场进行交易。

今年3月,招商银行武汉分行与武汉碳普惠联名推出全国首张“三户合一”低碳绿卡。市民拿着这张卡乘坐地铁或公交能获得相应减排量,银行按一定比例转化为招碳值,市民就能用招碳值兑换礼品权益。

这种以生活消费为场景,为公众、社区、企业绿色减碳行为赋值的激励机制被称为碳普惠。

如今,武汉碳普惠应用场景也在不断增加,包括地方、金融、电力、校园等。

碳普惠走进日常生活,这些场景共同构成了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绿色低碳治理的良性循环。

不久的将来,武汉还将与省内各地市合作打造“一城一普惠”,加快形成碳普惠标准体系,推动更多人参与降碳。

作为最早感受到“双碳”风口的超大城市,武汉正稳步推进全国首个碳金融集聚区、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的建设工作,积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两湖对话”现场,中外嘉宾纷纷认为,湖北武汉的“碳作为”在国际上的能见度越来越高。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