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在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2025能源产业生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指出,当前我国能源结构已经实现由“一煤独大”到多元协同的转型突破,但行业整体仍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
《报告》分能源类别对我国能源产业体系进行了分析。在传统化石能源领域,石油和天然气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将是保供稳产与绿色转型并重,煤炭行业则需要清洁高效利用与低碳转型深化齐驱。根据预测,我国炼油能力将在2028年左右达峰,2035年成品油消费量将降至2.3亿吨,石油需求总体进入由增转减的转折阶段。未来的10~15年中,天然气将继续在工业、发电、城市燃气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煤炭仍是能源化工行业碳减排的重点领域,面临开采智能化程度低、煤电低碳化技术不成熟、高端煤化工技术待突破、经济性不足、碳排放难以降低等问题,亟须提高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新能源领域则优缺点并存。氢能产业同时面临爆发式增长与大面积亏损,氢能生产与应用“安全稳定、经济合理、绿色低碳”的“不可能三角”对于氢能产业的安全、成本和基础建设而言是极大的挑战。我国的太阳能产业实现了“全球产能规模最大、产业体系最全、产品转换效率最高”的“三最”,但相关产业特别是光伏的市场有待规范。风能产业不仅出现了类似的“内卷”问题,还需要思考风力发电机的质量及退役风机回收问题。生物质能目前发展潜力与利用效率相悖,生物质能源年生产量约35亿吨,但利用率仅为13%,仍需加快在生物质发电、生物甲醇等新兴领域的步伐。
专家指出,多能互补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本质,也是重要的抓手。希望各细分能源行业的相关企业能够互通有无,横向纵向打通整个能源产业链体系,最终实现双赢乃至多赢,助力“双碳”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