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14时57分,随着6号机组调用启动,南网储能公司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以下简称“惠蓄电站”)机组2025年启动次数达到10000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9.5%,平均每台机组每天启动超6次。与此同时,机组年运行时长突破2万小时,较去年同期增长9.97%。这两项关键运行数据均创造电站同期历史新高,分别较去年提前77天、16天完成。
相对于常规水电机组,抽水蓄能机组生产制造难度更大,中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2003年,我国选取惠蓄电站等3座电站为机组设计制造国产化的首批依托工程,以“引进技术、合作生产”的新形式,推动79项先进国际技术的吸收应用,开启了进口大型抽水蓄能机组国内生产制造的先河。
适应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对抽水蓄能机组的调节需要,运行公司按照《全国发电机组可靠性对标管理办法》,组织编制《惠蓄电站可靠性标杆机组创建方案》,通过研究历史运行数据和近年缺陷统计情况,明确“三减二增”工作思路:即减少计划停运次数和小时数、减少非计划停运次数和小时数、减少启动失败次数,同步增加机组启动次数和运行小时数。方案提出确定可靠性对标潜力机组、动态调整优先权、优化运行方式和检修项目、减少非计划停运小时等措施。同时,建立月度可靠性指标追踪机制,每月对标分析,及时调整策略,确保各项指标可控在控。2024年,惠蓄电站5号、8 号、2号机组分别位列“全国进口发电机组可靠性对标标杆机组”的第1名、第2名和第4名。2025年1至7月,电站8台机组累计调节电量超37亿千瓦时,相当于293万户居民7个月的用电需求。
运行公司组织开发了抽水蓄能ON-CALL智能体,整合运维手册、运行规程、应急处置指引、事故分析报告、技改方案、运行日志等资料,构建运维知识库,实现故障快速定位、应急处置策略制定、备品备件查询等功能,将故障处置时间缩短40%以上。7月20日,惠蓄电站1号机组P工况停机过程中出现异常报警,值班员通过ON-CALL智能体快速调取历史同类故障案例和处置经验,3分钟内生成故障排查建议和处置方案,有效提升了运行人员处理缺陷效率,减少机组非计划停运时长。
当前,运行公司正充分利用南方电网大瓦特电力大模型,结合二次图纸、监控系统程序等数据,实现图纸识别、程序分析等高级功能,将进一步提升复杂故障处置效率。
运行公司坚持“人才是企业第一资源,发展竞争之本”的理念,把提升运行人员核心竞争力、发挥运行核心功能放在突出位置,资源持续向生产一线倾斜。近年先后制定《运行公司技能岗位学习地图》《新入职生产一线人员核心能力提升实施方案》《运行公司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运行公司“人才+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等人才建设方案,初步建立1+N人才培养模式。2024年选聘44名青年工程师、20名星级工程师、11名专业技术技能专家,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行人员技术技能水平持续提升。持续推动党支部建设与安全生产“双融双促”,将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任务融入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和党支部议事清单,有效利用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书记项目等载体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增强员工安全红线意识、提高消减重大安全风险和消除事故隐患能力,加快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
站在新的起点上,运行公司将进一步总结经验,落实南方电网“现场为王”的要求,抓实“二十项硬措施”,持续优化可靠性标杆机组创建方案,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落地应用,强化人才培养和党建引领,确保机组始终“开得起、调得出、停得下”,为南网储能公司全面建成世界一流企业贡献强大的运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