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18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现状绿色建筑三星标识的项目不足百个

2019-02-27 08:472260筑博汇
 绿色建筑定义及涉及范围根据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包括在建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如上游的绿色建筑科技服务、中游的绿色建筑制造以及下游的绿色运营管理服务。这些产业基于循环经济的理念形成了一条关于绿色建筑的完整的产业链。经济活动在此产业链上不断循环往复,经济利益是产业链的驱动力,产业链上下游不断进行着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循环,达到了环境效益、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图表1:绿色建筑行业包含的内容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两大重要问题。建筑是目前世界能源以及土地、矿石、木材、水等各种资源最主要的消耗源和环境污染源,因此,探索并建立可持续的建筑业发展模式具有迫切需要。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应运而生。
相较于国外,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较晚,首先从建筑节能起步。1986年《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开始提倡建筑节能。但由于有关绿色建筑的系统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在许多相关的技术研究领域仍是空白。因此我国绿色建筑进程较为缓慢。
为加快绿色建筑的发展,2007年我国启动了“100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与100项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并在同年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此后随着北京、天津、重庆和上海等20余个省市相继出台地方性绿色建筑相关标准。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完善,我国绿色建筑开始在部分地区大面积推广,并取得初步的成绩,具体如下:
1、2016年底全国绿色建筑面积累计超过8亿平方米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6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情况》显示,2016年,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开始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浙江、山东等地进一步加大推动力度,已在城镇新建建筑中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截至2016年底,全国累计绿色建筑面积超过8亿平方米,其中2016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超过3亿平方米;截至2016年底全国累计竣工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项目超过2万个,面积超过5亿平方米。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河北、吉林、云南、海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的比例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图表2:2011-2016年全国累计绿色建筑面积(单位:亿平方米)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2016年底全国累计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7235个 2016年新增3256个
我国自2006年形成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并从2008年正式开展标识评价。尽管初期发展较为缓慢,但近年来,随着各地绿色建筑标识评价陆续展开,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增长迅速。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累计有7235个建筑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其中2016年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项目3256个,占总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比例达到了45%。
3、2016年底全国累计获得绿色建筑三星标识项目800个 占比11%
2016年,全国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项目3256个,较2015年大幅增长。但从具体情况来看,一星标识项目2569个,其中二星标识项目604个。但三星标识项目却不足百个,分别为公共建筑58个,住宅建筑项目26个。
此外,通过对2008-2016年全国绿色建筑星级认证项目统计显示,我国绿色建筑项目主要集中在一星标识。截至2016年底,全国累计获得绿色建筑三星标识项目4186个,占全国累计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57.91%;累计获得绿色建筑三星标识项目2243个,占比31.03%;累计获得绿色建筑三星标识项目800个,占比11.07%。三星标识项目总体偏少。
图表3:2008-2016年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星级数量(单位:个)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表4:截至2016年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星级分布情况(单位:个,%)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